2025年1月2日 星期四

人人為我,我為人人」(Tous pour un, un pour tous, Unus pro omnibus, omnes pro uno)

 「人人為我,我為人人」(Tous pour un, un pour tous, Unus pro omnibus, omnes pro uno)這句格言,意指「大家為一人,一人為大家」,強調團隊合作、互助互利的精神。它並非單一起源,而是在歷史上有多個出處和演變:

1. 最初起源:十七世紀初的波希米亞新教徒起義

這個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十七世紀初的波希米亞(今捷克共和國)新教徒起義。當時,為了抵抗哈布斯堡王朝的統治,新教徒們團結一致,互相支持,共同奮鬥,體現了「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精神。

2. 廣為人知:大仲馬的小說《三劍客》

這句格言之所以廣為人知,很大程度上歸功於法國作家大仲馬(Alexandre Dumas)於 1844 年出版的小說《三劍客》(Les Trois Mousquetaires)。在小說中,「人人為我,我為人人」(Tous pour un, un pour tous)是火槍手們(阿多斯、波爾多斯、阿拉密斯和達太安)的座右銘,他們以忠誠和友誼維繫彼此,共同面對挑戰和危險。這句格言也因此成為了友誼、忠誠和團隊合作的象徵。

3. 其他可能的淵源

• 瑞士聯邦: 有說法認為這句格言也可能是瑞士聯邦的傳統國家建國格言,強調國民之間的互助互利,共同建設國家。

• 共濟會: 部分人認為這句格言也與共濟會有關,共濟會強調成員之間的互助和支持。


1953 年的香港電影《危樓春曉》,由吳楚帆飾演的角色口頭禪便是「人人為我,我為人人」,這部電影的流行,無疑對這句格言在香港和廣東地區的傳播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