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暹羅國表文的重點:
- 清承明制,睦鄰友好:
- 清朝繼承明朝的外交政策,與周邊國家保持友好往來。
- 暹羅自順治年間開始向清朝進貢,兩國維持了長達兩百多年的「禮文往來」。
- 清朝對外政策強調「信義」,不倚強凌弱,不貪圖領土,不輕易動武。
- 清朝對外戰爭的原則:
- 乾隆年間對安南和緬甸的戰爭,體現了清朝克制和自衛的原則。
- 對安南用兵,以平息內亂為目的,不干涉其內政。
- 對緬甸的戰爭,起因於緬甸的侵擾,清朝在勝利後撤軍,不占領緬甸領土。
- 暹羅的復國:
- 緬甸攻打暹羅,導致暹羅亡國。
- 清朝與緬甸的戰爭,給予暹羅華裔鄭昭復國的機會。
- 鄭昭趁緬甸疲於應付清軍之際,擊敗緬軍,光復暹羅。
- 鄭昭為華裔在暹羅有巨大貢獻,建國稱王。
- 清代與暹羅的往來:
- 康熙到雍正時期,暹羅與清朝往來次數不多,主要是因為路途遙遠。
- 乾隆年間開始,兩國往來頻繁,檔案中記錄了許多暹羅使者來華的事件。
- 清朝對暹羅的貢品給予優待,並賜予豐厚的回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