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8日 星期六

線性與指數之辨

 

線性與指數之辨:人思之偏,世事之變

人之常情,以線而思,謂事之增減,循恆定之率,日積月累,如步履烹飪,循序漸進。然此見解,遇指數或複利之象,則謬誤滋生,蓋其非循直線而行也。

線性增長: 每期增量,恆定不變。譬若月儲百金,積累可期。

指數增長: 每期增幅,依現有基數之百分比而增,故其勢迅猛。譬若人口,歲增五分,則每年所增之數,逐年倍增,其勢陡峭。

指數增長之難察: 其初微乎其微,驟然勢不可擋,致人措手不及,誤算頻生。

  • 疫學: 傳染病之蔓延,常循指數之勢。初時似可控,然不加遏制,則迅猛爆發,令人猝不及防。
  • 科技普及: 如智能手機或社交媒體之擴散,亦呈指數之增,社會之變,迅疾難測。
  • 環境議題: 如氣候變遷,複利效應,微溫之增,可致反饋循環,環境惡化,遠超預期。

認知偏誤與誤判:

  • 比例偏誤: 謂大事必有大因。此偏誤使人難以置信,微小之始,可致鉅大之果。譬如,碳排之微增,可致氣候劇變,人難以信,蓋低估複利之效也。

改善認知之法:

  • 教化: 學指數函數與複利效應,識其於世事之規律。
  • 圖像化: 用圖表模型,示指數增長之勢,使其更為直觀。
  • 籌劃: 制定策略,預計指數趨勢,以防患於未然。

人常以線性思維度事,然世間事物,時有呈指數增長者。若欲先覺其勢,可察如下七端:

  1. 初雖緩,後疾速增:事物之初,變化微緩,然隨時推移,增長愈益迅疾,顯非常態。

  2. 倍增時期縮短:觀其增長,所需時間漸減,倍增速率加快,示其指數態勢。

  3. 累積效應顯著:小變積累,致大變化,累積效應愈明,則指數增長之兆也。

  4. 資源需求驟增:事物發展,資源耗用激增,超常規模,示其非線性增長。

  5. 傳播速度加快:資訊、技術或疾病之傳播,速度遽增,範圍擴展迅速,顯指數增長。

  6. 模型預測失準:線性模型預測屢失,實際數據超出預期,或偏離模型,示其指數增長。

  7. 出現臨界點或拐點:事物至某一關鍵點,增長模式突變,進入新階段,顯指數增長特徵。

察此七端,則可先覺事物之指數增長態勢,早作應對。

夫明線性思維之偏,致力於解指數與複利之理,則可減少驚愕,於複雜之局,預測更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