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鋪、銀號、僑批店、錢幣兌換店、銀行之辨
夫世有財貨之流通,而人有資用之需求,故商業金融之業大興,於是衍生五者,曰「當鋪」、「銀號」、「僑批店」、「錢幣兌換店」及「銀行」。雖皆涉資財出入,而其制不同,功用各異,今試分述其義,以明異同。
一、當鋪
「當鋪」者,典當之所也。人若急需資財,而無可借貸,則攜金銀珠玉、衣物器玩,質於當鋪,取其錢財。當鋪則依物之貴賤,折其價而貸之,並約期贖回,逾期不贖,則物歸當鋪,當主得售之。其貸利息頗高,唯能應民間之急,且無需保人、契據,惟物在即貸,此其便也。然息重期短,若財力不繼,則物易為人有,故非長策之計。
二、銀號
「銀號」者,民間貸放錢銀之行也,與當鋪相類,然異於當鋪者,當鋪專營質當,而銀號則行借貸,凡民商求資,皆可赴銀號,白手起家者尤賴之。銀號之利息較當鋪為低,然亦需保人或抵押,或憑信用而貸。除此之外,銀號亦可存款,代人匯兌,或承辦票據往來,堪稱古時銀行之雛形。
三、僑批店
「僑批店」者,專為海外華人寄送書信與銀兩於故土之家屬者也。其法乃由海外華商或勞工,將所得錢財交予僑批店,僑批店則遣人攜至原鄉,交付其家,並附家書一封,報其安危。因海外華人多離鄉背井,家中所賴者唯僑批之助,故僑批店於閩粵等地尤盛。此法可免官方匯兌之繁,且費用低廉,然亦需倚賴信譽,否則難保錢財無失。
四、錢幣兌換店
「錢幣兌換店」者,專營貨幣兌換之所也。國與國幣制不同,貨幣各異,商旅往來,必需兌換。兌換店乃按市價計算,收取手續費而行之,或兌銀為銅,或換洋錢為國幣,皆視時勢而定。此業不涉貸放,亦無存儲,專事兌換,唯其利率浮動,操控得宜則可獲厚利,否則易致損失。
五、銀行
「銀行」者,乃近世金融之總匯也,其事包羅萬象,兼具當鋪、銀號、僑批店、兌換店之職能,而又遠勝於此四者。銀行可存款、放貸,承兌票據,亦可匯款至海外,與各國通商,兼營貨幣兌換,且設分行於各地,以便民用。其資本雄厚,受官方監管,信用至重,非民間銀號所能及。
六、五者之異同
名稱 | 主要功能 | 是否放貸 | 是否存款 | 是否匯兌 | 典型特點 |
---|---|---|---|---|---|
當鋪 | 典當借貸 | ✅ 是 | ❌ 否 | ❌ 否 | 以質押為條件,利息高,短期資金周轉 |
銀號 | 民間借貸、票據流通 | ✅ 是 | ✅ 是 | ✅ 是 | 民間金融機構,利息中等,類似銀行 |
僑批店 | 匯款與家書傳遞 | ❌ 否 | ❌ 否 | ✅ 是 | 為海外華人寄款回鄉,信譽為本 |
錢幣兌換店 | 貨幣兌換 | ❌ 否 | ❌ 否 | ✅ 是 | 兌換貨幣,按市價浮動,無貸放功能 |
銀行 | 存款、貸款、匯兌、金融服務 | ✅ 是 | ✅ 是 | ✅ 是 | 官方或民營金融機構,規模最大,業務最全 |
七、結論
是故,「當鋪」專營典當,資民急用;「銀號」行貸存匯,助商發展;「僑批店」聯絡親情,寄資報安;「錢幣兌換店」通貨換銀,利便商旅;「銀行」綜合諸務,乃金融之巨擘。五者各有所司,雖皆涉財貨,然性質各異,不可混為一談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