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楞嚴經聊天室》
主角群:
👨🏫 佛陀(導師)
🧑🎓 阿難(主角代表,感情+智慧雙修型)
🧑🎓 學生群(日常困惑代表)
📱第9集:
🙈「我看到的一切都不真嗎?」——眼見未必為憑
🧑🎓 學生E:
老師,我看見、聽見、感受到的,怎麼都說是幻?那我還信什麼?😰
👨🏫 佛陀:
你所見只是「因緣假合」。今天你看到海,明天看到沙灘,變了就是「不實」。
✅ 小結:
不是要你否定世界,而是要你「不執著外境為真」。
📱第10集:
📿「大勢至念佛圓通章到底多厲害?」——一念相續,佛心相應
🧑🎓 學生F:
我聽說念佛也可以證悟,真的假的?
👨🏫 佛陀:
大勢至菩薩證明了:「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
🧑🎓 學生F:
只是念佛名字,真的有效喔?
👨🏫 佛陀:
關鍵是「一念相續、心不間斷」。不是嘴巴念,而是心中念念不離。
✅ 小結:
念佛,是最直捷也最深刻的修行法門,從念進入不念,就是禪定。
📱第11集:
🔄「六根怎麼能清淨?」——收回的那一刻,世界就變乾淨
🧑🎓 學生G:
我常說不看、不聽,但手機滑起來還是欲罷不能😩
👨🏫 佛陀:
六根(眼耳鼻舌身意)清淨,不是「堵住」它們,而是「不被牽著走」。
✅ 小結:
不是不要眼睛,是讓眼睛不抓住影像;不隨境轉,根自清淨。
📱第12集:
🌀「情慾能斷嗎?」——欲不是敵人,是師父
🧑🎓 阿難:
老師我又被戀愛煩到,明知道是執著,還是放不下……😢
👨🏫 佛陀:
情慾是你修行的「對鏡」,不是壞東西,而是修行的起點。
✅ 小結:
不是斷情才能清淨,而是從情中覺悟,才叫真轉化。
📱第13集:
🔥「我壞習慣一堆,是不是沒救了?」——無明起於一念忘性
🧑🎓 學生H:
我常忍不住滑手機、爆氣、懶惰……怎麼救?😖
👨🏫 佛陀:
你不是壞,只是一念忘了「本來清淨的你」。無明從忘起,覺悟從記得開始。
✅ 小結:
你不是要「變好人」,而是「找回沒忘記的你」。
📱第14集:
🧬「業力到底能不能改?」——種子雖成,但覺醒能翻轉
🧑🎓 學生I:
我覺得自己業障重,不配修行……
👨🏫 佛陀:
業是你過去造的「程式碼」,但你現在可以不再執行它。
🧑🎓 學生I:
意思是?
👨🏫 佛陀:
你有覺知,就能改變選擇;當下就是轉業的介面。
✅ 小結:
業不決定你,覺知才決定你。
📱第15集:
🕯️「入定是什麼感覺?」——如如不動,如湛然清水
🧑🎓 學生J:
禪修到底是什麼感覺?會進入異次元嗎?
👨🏫 佛陀:
不是神奇,是「如如不動」。你在鬧中不亂,看一切如鏡中花,不入不執。
✅ 小結:
入定=如水止波,心安靜,不隨念動,不被情緒綁架。
📱第16集:
🏁「楞嚴經學到最後要怎樣?」——覺照不動,即是如來
🧑🎓 阿難:
老師,學到這裡我發現,我不是不會修,而是忘了我本來就是光。
👨🏫 佛陀:
你已經回到自己心中最初那道光。
從此以真心修真行,入不退地。
✅ 圓滿總結:
楞嚴經不是要你變完美,而是讓你記得:
你從沒離開過覺醒,只是迷了下子而已。
👉 回頭即是佛,動念當觀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