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22日 星期日

圓覺經聊天室》第 9-16 集



📱第9集:

🪞「如何觀心?」——不是追著看,而是照見它來去不留

🧑‍🎓 學生I:
老師,你說觀心,那我要一直盯著念頭嗎?我會頭痛耶 😵‍💫

👨‍🏫 佛陀:
不是「盯著看」,而是「知道它來、不跟它走、不壓它下」。
觀心=知幻即離,離幻即覺。


✅ 小結:
觀心不是「做對」,而是「不住」;照見妄念,回到本明。


📱第10集:

🚫「什麼是『對治』?」——不用打怪,只要看清它是虛擬人物

🧑‍🎓 學生J:
我想把焦慮趕走,把雜念壓下去,這樣算修行嗎?

👨‍🏫 佛陀:
那是用「幻對幻」。
你越對治,它越強。只要看清它「不是你」,它自然不擾你。


✅ 小結:
真修行=不與妄交戰,只從覺中觀它如雲過空。


📱第11集:

🔄「轉境是什麼意思?」——不是改變環境,而是改變你的「看」

🧑‍🎓 學生K:
我爸媽很吵,我朋友很毒,我哪有辦法靜下來修?

👨‍🏫 佛陀:
修行不是等外境靜,而是你在亂中也能保持覺。
能轉念、轉對待心,就是「轉境」。


✅ 小結:
轉境=外境如舊,你卻能不被帶走。


📱第12集:

🧬「我有業障,圓覺也擋不了嗎?」——業是波,圓覺是海

🧑‍🎓 學生L:
我業障很重,以前做很多壞事,圓覺還有用嗎?

👨‍🏫 佛陀:
圓覺是如來藏海,再大的業,也不出這片清淨心海。


✅ 小結:
業障是波浪,圓覺是本海;覺醒不是排除業,而是安住不動搖。


📱第13集:

💊「佛說的『對症修法』是什麼意思?」——每種迷法,都有對應醒法

🧑‍🎓 學生M:
我很容易掉進空虛、無意義的洞,這種心態怎麼修?

👨‍🏫 佛陀:
這叫「空迷病」,對應的是「信根修法」:
你要回憶發心初心,種「願力種子」,不是放棄一切。


✅ 小結:
圓覺經教我們:煩惱有根,解法有方。對症,才能醒得實在。


📱第14集:

🪷「怎麼知道我是真的覺,還是妄中以為覺?」——妄中有我,真中無相

🧑‍🎓 學生N:
我有時感覺很安靜,像在禪定中,但又覺得有點飄飄然…

👨‍🏫 佛陀:
你那是「妄中悟感」,不是「圓覺現前」。
圓覺不執空、不愛靜、不著相,是清明、平常、自在。


✅ 小結:
真覺=無住無得;不是「我有證悟感」,而是「沒我可得」的明朗狀態。


📱第15集:

🧘‍♂️「圓覺跟禪定一樣嗎?」——定是方法,圓覺是本體

🧑‍🎓 學生O:
我以為入定就等於開悟耶,難道還不一樣?

👨‍🏫 佛陀:
禪定是止妄方便,但還可能卡在靜相;
圓覺是「不入也不出,了了分明」,行住坐臥皆安住。


✅ 小結:
定可以幫你入靜,但圓覺讓你不迷,不執,不住。


📱第16集(圓滿集):

🏁「整部圓覺經的重點是什麼?」——你從來沒有離開佛性

🧑‍🎓 全體學生:
老師,請你一句話總結《圓覺經》的全部核心好嗎?

👨‍🏫 佛陀:
你從來沒有失去清淨心,只是你一直在找「外面的圓覺」。

👨‍🏫
回來,不做、只觀、不住,就是最圓滿的修行。


✅ 圓滿總結:
《圓覺經》教我們:

  • 🌀 所有煩惱皆由一念背覺

  • 🔍 所有修法皆為回頭照見

  • 🪷 覺即本具,非修得

  • ☸️ 不斷安住當下明心,不入不拒不住,即是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