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22日 星期日

宗鏡錄聊天室》第 9-16 集

《宗鏡錄聊天室》


📱第9集:

🧘‍♂️「要頓悟?還是慢慢修?」——頓悟見性,漸修成德

🧑‍🎓 學生I:
老師,有人說佛法要頓悟,有人說要慢慢修,到底哪個才對?

👨‍🏫 永明大師:
兩個都對。頓悟是認清本性,漸修是落實煩惱的轉化。
悟而不修,是空談;修而不悟,是外道。


✅ 小結:
頓悟見本心,漸修去習氣。知見與行持,雙輪並運。


📱第10集:

⚖️「什麼是圓融中道?」——不偏空、不著有,活在智慧與慈悲間

🧑‍🎓 學生J:
佛法說中道,是不是就是「不要太極端」的意思?

👨‍🏫 永明大師:
不是妥協,而是智慧:不執空滅,不陷常見,
在有中見空,在空中行用。


✅ 小結:
中道=有空雙照,理事無礙,智慧中行慈悲。


📱第11集:

🧱「什麼是六即佛?」——人人本來是佛,但要六步修顯

🧑‍🎓 學生K:
你說我就是佛,那我幹嘛修行?不是直接畢業了嗎?

👨‍🏫 永明大師:
你「理即佛」,但還要名字、觀行、相似、分證、究竟即佛。
這叫「六即佛」。


✅ 小結:
本來是佛 ≠ 現前成佛,見佛性後還要顯佛行。


📱第12集:

🧠「一心三觀是什麼?」——圓教三觀,觀空假中

🧑‍🎓 學生L:
三觀我看不懂,到底是三個方法還是一個?

👨‍🏫 永明大師:
「一心三觀」=一念中同時圓觀空、假、中三諦。
不是輪流修,是圓融修。


✅ 小結:
三觀=即空即有即中,不離世間相、不失出世心。


📱第13集:

🔁「為什麼說『迷時是眾生,悟時是佛』?」——心不變,只是你錯看

🧑‍🎓 學生M:
我以前做很多壞事,怎麼可能說我本來就是佛?

👨‍🏫 永明大師:
你的佛性從沒變,只是被妄想覆蓋;如金埋泥,淨時仍金。


✅ 小結:
迷即是覺,轉心即佛。佛性不增不減,只問你看見沒有。


📱第14集:

🌈「萬法唯心,跟現實有關嗎?」——心不離境,境亦顯心

🧑‍🎓 學生N:
我心情差時,看什麼都不順;那是唯心的表現嗎?

👨‍🏫 永明大師:
你心染,世界即染;你心淨,萬法自明。
「萬法唯心」不是哲學,是修行的入口。


✅ 小結:
觀萬法為心影,即能止妄、轉境、安住本性。


📱第15集:

📿「念佛是不是太簡單?」——聲聲佛號,句句還原自性

🧑‍🎓 學生O:
有些師父說念佛就好,但這樣真的能成佛嗎?

👨‍🏫 永明大師:
若你念念不離本性,聲聲即是佛號的實義。
念佛不是口號,是性德的啟動器。


✅ 小結:
念佛念到心佛不二,這就是宗鏡所照的終極。


📱第16集(圓滿集):

🏁「整部《宗鏡錄》的重點是什麼?」——萬法歸心,一心是佛

🧑‍🎓 全體學生:
老師,你寫了一百卷的《宗鏡錄》,請用一句話總結你想說什麼?

👨‍🏫 永明大師:
一切佛法,皆為顯你一心清淨;
若知一心,無法不明,無行不成。

🧑‍🎓 學生們:
所以,學這麼多法門,重點是——照見我心?

👨‍🏫
是的。萬法為鏡,只為照你回真。


✅ 圓滿總結:
《宗鏡錄》核心理念:

  1. 🪞 一心為宗,萬法為鏡

  2. 🌀 頓悟見性,漸修成德

  3. 📚 教觀雙運,宗教會通

  4. 🧘 念佛禪觀,性相不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