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楞嚴經聊天室》
主角群:
👨🏫 佛陀(導師)
🧑🎓 阿難(主角代表,感情+智慧雙修型)
🧑🎓 學生群(日常困惑代表)
📱第1集:
💔「阿難失戀?!」——情慾不是愛,是真心的迷失
🧑🎓 阿難:
老師我完蛋了,我跟摩登伽女對眼了,整個人魂不守舍……
👨🏫 佛陀:
你不是愛她,是執著於感官與幻象。
真正的愛,是從真心出發,而不是情慾牽引。
🧑🎓 阿難:
所以我現在其實不是自由,而是被綁住了?😳
✅ 小結:
楞嚴經一開場就提醒:迷失的,不是愛,而是你忘了誰是你。
📱第2集:
🧠「什麼是真心?」——不是想法,不是感覺,是永遠不變的你
🧑🎓 阿難:
老師我搞不懂,你一直說「真心真性」,它到底在哪?🤯
👨🏫 佛陀:
你說你有心,那它是會變的心?還是不變的?
🧑🎓 阿難:
欸……我的心會變啊,一下高興一下痛苦😓
👨🏫 佛陀:
那是「妄心」不是「真心」。真心是你即使睡著、痛哭、迷路也在的那個覺知。
✅ 小結:
真心=覺照不動的本性,不隨外境轉。
📱第3集:
👁️「看到的東西,是眼睛看到,還是心看到?」——五根非你,識心非實
🧑🎓 學生A:
老師我明明用眼睛在看,怎麼你說眼睛不是我在看?
👨🏫 佛陀:
關鍵在於「誰知道自己看到?」
眼睛只是鏡頭,知道自己看的那個才是你。
✅ 小結:
眼、耳、鼻、舌、身只是工具,覺知才是你。
📱第4集:
🧠「妄心會騙我?」——你現在活在念頭的世界
🧑🎓 阿難:
老師,我的心真的太亂了,睡前腦中一堆想法停不下來……
👨🏫 佛陀:
那些叫「妄想」。
妄想像雜訊,你如果一直相信它,就忘了自己本來的寧靜。
✅ 小結:
你的困擾,是因為相信妄想,而不是你真的有問題。
📱第5集:
💡「止妄的方法是什麼?」——返聞聞自性
👨🏫 佛陀:
觀音成道的法門:反聞聞自性,性成無上道。
🧑🎓 學生B:
聽起來很繞!可以白話一點嗎?😖
👨🏫 佛陀:
意思是:聽聲音時,不是追聲,而是回頭聽聽「誰在聽」?
慢慢就能入定、證真。
✅ 小結:
修行不是追外境,而是收回心,聽自己。
📱第6集:
🔍「七處尋心?你心到底在哪?」——你以為的心,其實都不是心
👨🏫 佛陀:
阿難,你說你有心,請問它在哪?
🧑🎓 阿難:
在我身體裡啊,感覺就在胸口這邊?
👨🏫 佛陀:
那你痛的時候在胸口嗎?你想念的時候在腦袋嗎?七處我一一問你,你發現心無所住。
✅ 小結:
你以為的心,不是心;真心無形無相,只能體會,不能抓住。
📱第7集:
🧠「妄想到底怎麼生的?」——根塵識合,妄念起
🧑🎓 學生C:
老師,我靜不下來,腦袋一直想,真的很煩欸😫
👨🏫 佛陀:
妄想的來源,是「根塵識合」:眼(根)對色(塵)生起分別(識)
就像手機打開 app 一樣,一直轉一直轉……
✅ 小結:
妄想不是壞人,是你忘記按「關閉通知」。
📱第8集:
🧘♂️「性淨妙明是什麼?」——你的本性,比太陽還明亮
👨🏫 佛陀:
你的真性是「常住妙明,不生不滅」。
🧑🎓 學生D:
這聽起來像玄學大補湯……
👨🏫 佛陀:
不,是你此刻就具足的本覺:
就像雲後面本來一直在的太陽,從沒消失。
✅ 小結:
「性淨妙明」=你從未離開的光明本性,只是暫時被遮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