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5日 星期日

事實、真相與資訊的區別:多角度詳盡解析

事實、真相與資訊的區別:多角度詳盡解析

「事實」(fact)、「真相」(truth)和「資訊」(information)這些詞彙經常被互換使用,但在哲學、法律和數據管理領域中,它們卻各自擁有嚴格且不同的定義。


事實 (Fact) 與 真相 (Truth)

兩者的根本區別在於其性質事實是一種客觀、可驗證的現實,而真相則是一個更為主觀、具哲學性的概念,它是指一個陳述或信念與現實或公認標準相符的性質

方面事實 (Fact)真相 (Truth)
性質客觀、不容置疑的、具體的現實。獨立於個人信念而存在。主觀或普世的觀念,通常是某一論述或信念的性質。
可驗證性可以透過證據、測量或演示來證明或驗證。指稱與現實或某種公認標準相符的狀態或品質。
變動性不會改變(除非客觀現實發生變化)。較為流動,可能受到觀點、信念或情境的影響。
關係事實是使一個陳述或命題「真實」的依據。真相是陳述或信念與事實相符的性質

案例解析

類別事實 (Fact)真相 (Truth)(一個真實的陳述或信念)
科學在標準大氣壓下,水在  時沸騰「水在 100C 沸騰」這句話是真實的。(關於事實的陳述)。
歷史第二次世界大戰於 1945 年結束。戰爭造成巨大苦難是歷史的真相。(由事實所支撐的更廣泛、公認的現實)。
個人我正在頭痛。(可通過自我報告或生理指標確認)。誠實是最好的策略。(一種原則或價值觀,被許多人接受為普遍的「真理」)。
觀察這輛車是紅色的。(一個可驗證的觀察結果)。這輛紅色的車很漂亮。(對說話者而言「真實」的主觀判斷/信念)。
體重管理某人今天午餐吃了 350 大卡的食物。(一個可測量的數字)。體重減輕唯一的必要條件是攝取的熱量低於消耗的熱量。 (支配眾多單一事實的背後運作原理或根本真相)。

法庭上為何要求陳述「真相」(Truth)

在法律環境中,證人宣誓時必須說出「真相、全部的真相、且只有真相」。這種措辭強調了一個比單純羅列事實更為宏大的範疇:

  • 追求實質真相 (Substantive Truth): 庭審的目標是建立實質真相—實際發生的客觀現實—而非僅僅蒐集孤立的數據點。

  • 超越孤立事實的完整性: 「真相」要求證人提供一個完整而誠實的陳述,包括他們的觀點、記憶和意圖。一個證人可以陳述一個事實(例如:「當時是綠燈」),但卻隱瞞另一個關鍵事實(例如:「我在綠燈時邊滑手機邊開車」)。雖然單個陳述為事實,但其整體陳述卻是不真實(untruful)的。

  • 真相是陳述的屬性: 從哲學角度來看,真相是陳述、主張或命題的屬性。當證人宣誓說出「真相」時,他們承諾自己所說的一切都將與現實(即事實)相符。宣誓一個獨立的事實(如「地球是圓的」)是沒有意義的;他們宣誓的是自己主張的真實性。

  • 法律的最終裁決: 法庭將所有證據和證詞的真實性結合起來,依據法律的舉證標準(例如:排除合理懷疑)來達成一個法律真實,即一個事實認定


資訊 (Information) 與 事實 (Fact) 的區別

資訊事實之間的關係是層次性的,通常以「數據-資訊-知識」的層次結構來理解。事實可以是資訊的一個單元,但資訊通常是經過處理、組織或情境化的事實或數據。

方面事實 (Fact)資訊 (Information)
定義一個具體、可驗證的、客觀的數據或現實。經過處理、組織或結構化的數據/事實,傳達了情境和意義。
情境自身缺乏固有的情境。提供了情境,回答了「誰、何事、何地、何時」等問題。
關係原始的構成要素;單一的可驗證的數據點。有意義地集合與呈現事實。

案例解析

類別事實 (Fact)(原始數據)資訊 (Information)(情境化事實)
測量37.5 (一個數字)病患的體溫是 ,屬於正常範圍。(事實 + 情境)
銷售1,000 個單位 (一個數字)由於新的行銷活動,第二季度銷售額增加了 1,000 個單位。(事實 + 情境 + 分析)
地理40.7128N,74.0060W (原始座標)事故發生在紐約市兩個主要街道的交叉口。(事實 + 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