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0日 星期一

收購目標比較:保險公司與賭場

 商業提案:投資論點

收購目標比較:保險公司與賭場

收件人:私募股權收購委員會

日期:2025 年 10 月 20 日

執行摘要

雖然賭場提供高速度、高波動的收入,但收購保險公司能提供明顯更優越的經風險調整後的回報、可預測的經常性收入,以及多種非保費的盈利途徑。保險模式在結構上是為資本保留和客戶終身價值 (LTV) 而設計的,使其成為穩定、槓桿增長的卓越收購目標。

I. 經常性收入的優越性(訂閱模式)

根本區別在於客戶關係。賭場是交易性的;每一塊錢都必須在高開銷、高競爭的環境中主動贏得。然而,保險公司則以訂閱模式運營。

  1. 受管制收入基礎:與屬於可自由支配支出的賭博不同,大多數保險產品(汽車、房屋、商業責任險)是法律或功能上強制性的。這創造了一個巨大的、不受消費者衝動影響的非週期性收入基礎。

  2. 可預測現金流:保費按季或按年收取,建立了高度可預測和經常性的現金流,這支持了長期債務結構和估值—這是私募股權的核心偏好。

II. 浮存金的獨特力量(資本槓桿)

這是最關鍵的財務優勢。賭場在結果確定後立即支付獎金,需要大量的流動性儲備。相比之下,保險公司會在索賠最終解決之前,持有客戶資金——即浮存金 (The Float)——數年之久。

  1. 投資收益:保費在今天收取,但索賠可能需要數月甚至數十年才支付。保險公司將這龐大的客戶資本池(浮存金)進行投資,產生可觀的投資收益,這些收益往往是純利潤,與承保結果無關。

  2. 資本成本:浮存金相當於客戶提供的無息貸款,為被收購的公司提供了一個成本幾乎為零的資本槓桿來源——這是加速私募股權回報的強大動力。

III. 多重盈利途徑與動態定價

保險公司能夠以賭場無法做到的方式,根據個人的行為和表現來賺取客戶的錢,並調整其定價。

  1. 動態保費調整:賭場不能因為玩家贏錢而在下一輪提高賠率。然而,保險公司在客戶提出索賠後(例如:車禍或醫療事件),能夠且確實會提高保費,作為對下一年的定價。這成功地將客戶對保單的 使用 貨幣化,將索賠事件轉化為利潤優化機會。

  2. 理賠摩擦與損失率:理賠部門的複雜性,通常被消費者視為負面因素,但卻是一個旨在有效降低「損失率」(Loss Ratio)(已付索賠與已收保費之比)的結構性特徵。這種摩擦最大化了資本保留,與賭場所需的即時、直接支付截然不同。

  3. 交叉銷售與數據槓桿:保險公司擁有深層次、強制性的個人數據(健康、駕駛、財產)。這種數據資產對於交叉銷售其他高利潤金融產品(人壽保險、年金)以及產生極具利潤的合作關係是無價的。

結論

賭場業務很簡單:高風險、高回報、低經常性 LTV。保險業務很複雜:受監管的風險、可預測的經常性 LTV,以及透過浮存金帶來的巨大資本槓桿。對於專注於複利資產和可預測償債的私募股權公司而言,收購保險公司所帶來的經風險調整後的回報和結構性資本優勢是絕對優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