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7日 星期二

系統思考真功夫:用「抓流程」解決公司裡所有「搞不定」的爛攤子

系統思考真功夫:用「抓流程」解決公司裡所有「搞不定」的爛攤子


一、別再說公司太複雜了

很多老闆或主管遇到問題時,總愛歎氣說:「我們公司部門太多、結構太複雜了,問題當然難解!」他們認為公司越大,問題就越像一團亂麻。這句話常常變成專案失敗時的藉口

但真正厲害的管理心法告訴我們:公司一點都不複雜!它只是被錯誤地連接起來了

把你的公司想像成一個人體:身體裡有消化系統、循環系統、呼吸系統,它們各自負責一塊,但都連在一起,為了一個共同目標——讓你活著。公司裡的各個部門(採購、生產、銷售)也是一樣的一套系統


二、血流不順,全身都痛

要了解這套系統,我們得看中間流動的介質

就像人體裡流的是血液一樣,公司裡流動的是什麼呢?在工廠裡是物料;在設計部門是圖紙;在專案公司是工作進度;在行銷部門是客戶詢問

當這條「血路」在某個環節被卡住扭曲了,問題就產生了。

舉個最常見的例子:採購部門為了省錢,決定「嚴格控管」物料庫存(這就是一個卡點)。結果呢?

  • 生產線常常缺料停工(利用率下降)。

  • 訂單交不出去,成品積壓(影響出貨)。

  • 為了救火,大家開始跨部門吵架

一個採購部門的小小決策,瞬間讓整個公司從生產到銷售都亂了套。流程被扭曲後,影響會像漣漪一樣,傳遍整個組織。


三、抓出流程圖上的「波浪」

要知道問題出在哪裡,光看報表沒用,要畫出這條「血路」的流程圖

我們把每週或每個月的物料/訂單/工作量畫出來,如果曲線像波浪一樣上上下下,就代表流程已經嚴重扭曲了。這些波浪(或「流程干擾」)會帶來實實在在的損失:

  1. 流程太滿時(波峰):

    • 部門忙到爆炸,狂加班,成本飆高。

    • 主管會誤以為「人手或設備不夠」,結果亂花錢投資(錯誤的資本支出)。

  2. 流程太空時(波谷):

    • 線體或員工閒得發慌,產能浪費。

    • 之前投入的設備和人力都在空轉,浪費了投資。

這些額外花費,就是流程扭曲給公司帶來的「隱性病痛」。


四、找到「震源」:問題到底從哪裡來?

解決問題的關鍵,就是要確認這個「流程扭曲」的震源在哪裡。我們需要檢驗兩個可能性:

  1. 禍從天降(非局部性原因): 流程圖上這個部門的扭曲,其實是上一個或更上一個部門的錯誤行為傳染過來的。

  2. 自己人搞鬼(局部性原因): 扭曲就是這個部門自己的錯誤決策造成的,然後它再把問題傳染給下一個部門。

很多主管往往會搞錯。例如,他們看到鑄造廠模具裂開,就馬上認定是砂的品質有問題(認定是上游的禍)。但經過科學分析後才發現,問題根本出在鑄造線設備本身對不齊(問題其實在自己部門)。

因此,解決問題的兩大步驟就是:

  1. 先畫出所有部門的流程圖。

  2. 再交叉比對,確定那個「因果影響」是從哪裡開始流出的。

只要能精準地鎖定源頭,就能用一套方案,解決掉一大堆部門的問題。公司並不是「許多部門的集合」,而是「許多部門的連接」。當你把這個連接點修好,所有難題都會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