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25日 星期四

只為交易量的企業家:通往破產之路

 追求財富與名聲,這名商人的目標是「一生中完成1000筆零售店交易」,這個想法從邏輯和財務角度來看是錯誤的,且註定失敗。這種只看重交易量的目標,忽略了商業成功的關鍵因素:利潤資產品質永續成長


財務上的致命缺陷

只追求交易量會忽略幾個核心的財務原則。首先,一筆交易不等於利潤。每次交易都會產生交易成本,包括法律費用、盡職調查費用和時間成本。如果每家店的利潤微薄或根本沒有,這些成本會迅速侵蝕所有收益。在最糟的情況下,為了達到目標,這位商人可能會虧本收購或出售店鋪,這將迅速耗盡他的資金。

其次,這個目標忽視了現金流的重要性。一家企業的健康狀況不是看它完成了多少交易,而是看它能否產生穩定、正向的現金流。1000家店的投資組合,如果大多數都不賺錢,將會是一個財務黑洞。例如,如果其中很大一部分的店鋪經營不善,維持它們的成本(租金、水電費、人事費)將會大於任何收益。這種負向現金流將迫使商人不斷投入自己的資金,這就是「把好錢丟進壞生意」。

這個目標也完全不考慮資產品質。一個由幾百家經營良好、地理位置優越、管理得當的店鋪組成的投資組合,其價值遠遠高於一千家經營不善、人流稀少的商店。前者代表了穩定、會增值的資產基礎,而後者卻是負債。這位商人為了快速達到1000家店的目標,很可能會在收購時降低標準,導致其投資組合充滿了難以獲利或變賣的劣質資產。這種重數量不重品質的做法,註定會導致財務上的破產。


為什麼這個目標最終會導致破產

這種單一目標的追求是一種自我毀滅的策略。這位商人會陷入不斷收購和出售資產的循環中,卻沒有關注每筆交易的潛在利潤。當他越接近目標,完成交易的壓力就越大,這可能會導致更糟糕的決策。他可能會為了快速成交而高價收購店鋪、接受不利條款,甚至跳過必要的盡職調查。

最終的結果是可以預見的:背負巨額債務,手上一堆表現不佳的資產,現金儲備也已耗盡。他將被迫虧本出售資產來支付營運成本和債務,從而進入資產清算螺旋。他所追求的名聲將會被惡名取代,因為人們會記得他的慘烈失敗,而不是成功。這個目標非但不是通往財富的藍圖,反而是加速破產的催化劑。


真正的商業成功標準是獲利能力投資回報率永續成長,而不是像交易數量這種虛榮的數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