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23日 星期三

羅伊德牧師博士的獨特神學觀

 

攀向更高處的勇氣:羅伊德牧師博士的獨特神學觀

魏克理夫學會(Wycliffe Hall)的院長邁克爾·羅伊德(Michael Lloyd)牧師博士,是一位將學術嚴謹與牧養關懷完美融合的神學家。他個人的信仰歷程,曾因一年深刻的懷疑與沮喪而刻上印記。這段經歷塑造了他堅定的信念:堅實的信仰不應是脆弱的珍寶,而應是充滿活力的力量,足以承受最艱難的質疑。他的觀點和論證,為當代基督徒如何應對信仰、理性和現代挑戰,提供了一個引人注目的願景。


論信仰、懷疑與無畏求知

羅伊德博士將他個人經歷的懷疑期視為其屬靈發展的關鍵一步,稱之為他「事奉上最主要的資質」。這段經歷支撐著他的信念,即神學必須既誠實面對理智,又充滿牧養的溫柔。他的核心論點包括:

  • 神學是一趟必經的旅程: 他將神學旅程比作攀岩。為了前進,一個人必須願意放下對上帝不夠全面的或過於簡化的看法,以便攀向更高、更完整的理解。他承認這個過程可能充滿痛苦,但對屬靈成長至關重要。

  • 神學的誠信: 羅伊德博士認為,如果基督徒所信的是真實的,那麼它將經得起任何分析、批判或檢驗。他倡導「無畏求知」(intellectual fearlessness),鼓勵信徒不要害怕提出尖銳問題,因為一個經不起質疑的信仰,不值得人為之付出生命。


關於邪惡與苦難的問題

羅伊德博士的主要學術專長是邪惡問題。他以其充滿同情心且嚴謹的態度,探討了基督教信仰中最艱難的議題之一,並因此備受讚譽。他的主要論點包括:

  • 拒絕「工具性益處」的觀點: 他強烈反對上帝將苦難作為實現「更大利益」的工具。他認為這種觀點「神學上充滿矛盾」,「牧養上具有傷害性」,因為它可能將上帝描繪成受苦者的敵人。

  • 肯定上帝的良善: 他的處理方式並非為邪惡辯護,而是堅定地確認上帝是良善的,並且是與邪惡對立的。他強調耶穌,即道成肉身的上帝,持續地對抗和反對苦難,這應成為基督教神學的典範。

  • 「天使墮落」的假說: 作為解釋苦難起源的神學框架,羅伊德博士探討了在人類墮落之前,天使叛亂扭曲了創造秩序的假說。這為自然界的邪惡(如疾病和天災)提供了可能的解釋,而無需將其歸咎於上帝的直接意願或僅僅是人類的罪惡。


神學的功用與人的價值

對羅伊德博士而言,神學不是一門抽象的學術學科,而是生活的關鍵指引。他認為神學的功用在於幫助人們活出豐盛、真正的人性。

  • 神學是人性的指引: 他相信,既然人類是照著上帝的形像所造,除非我們了解上帝是怎樣的一位,否則我們無法真正明白作為人意味著什麼。神學藉由從聖經和基督教傳統中提煉出上帝的樣貌,幫助人們讓自己的生活與上帝的旨意相符。

  • 支持上帝存在的道德論證: 他認為,支持上帝存在的道德論證是一個強有力的論證。他指出,人類普遍存在的價值感和尊嚴——即我們應當尊重他人的認知——只能根植於一位位格化的上帝。他認為價值是一種位格化的特質,不可能來自電力或重力等非位格化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