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8日 星期二

國家治理的企業邏輯:低稅、獎勵與創造致富機會

 

國家治理的企業邏輯:低稅、獎勵與創造致富機會

為何我們懲罰成功?有效治理的核心原則

Dr. Arthur Laffer 認為,現代國家必須停止將國民視為一個可以榨取的有限稅收池,而應當開始將他們視為需要激勵的生產者。治理國家應該遵循一種簡單的企業邏輯:你希望什麼多,就獎勵什麼;你希望什麼少,就懲罰什麼。

Laffer 認為,當今許多經濟體的致命缺陷,在於忘記了這個基本原則。英國等地的沉重稅負就是一個鮮明的例子。正如 Laffer 所指出的,高稅率扼殺了工作的動力,簡單來說:「如果每次你去辦公室,拿到的不是薪水支票而是一張帳單,你很快就會停止工作了」(金句 1)。

「向富人徵稅」的虛假政治學

一項核心的政治策略通常是向富人提高稅收,Laffer 稱這種做法在政治上很便利,但在經濟上卻是災難性的。他質疑一個國家為何要採取這種自我挫敗的政策:「你為何要向富人加稅?你是不是痛恨富人到想殺光所有窮人?這不是... 只是在政治上非常討好罷了」(金句 5)。

這種情緒忽略了資本創造者至關重要的催化作用:「你需要有錢人去創造...」(金句 9)—具體而言,是創造提升整個社會的就業機會和財富。Laffer 強調:「英國的夢想應該是讓窮人更富有,而不是讓富人更貧窮」(金句 6)。任何破壞創造就業機會手段的政策,最終傷害的都是社會底層。

激勵機制與最佳福利形式

根據 Laffer 經濟學派的觀點,最嚴重的政策失誤是激勵機制錯位。如果你獎勵不工作,卻對工作課以重稅,那麼你就不該對結果感到驚訝:「如果你向工作的人徵稅,卻向不工作的人發錢,你需要我說出下一句話嗎?當你發現很多人不工作時,別感到驚訝」(金句 3)。

解決方案並不複雜:讓工作成為最具吸引力的選擇。最有效的社會方案不是救濟金,而是機會。Laffer 引用甘迺迪總統的話來強調這一點:「最好的福利形式,仍然是一份好的高薪工作」(金句 4)。一個國家的成功與否,衡量的不是它能榨取多少,而是它能創造多少機會。畢竟,「我不得不說,沒有一個國家是靠著向自己徵稅而變得繁榮的」(金句 7)。


富國的設計藍圖:建立一個獎勵生產的公平體系

超越衝突:設計一個包容成長的制度

一個健康的經濟體不應該是零和遊戲,即一個人的收益必然是另一個人的損失。Dr. Arthur Laffer 強調,一個國家若想繁榮,其經濟結構必須為合作和集體成長而設計,而不是為內部衝突而設計。目前將富人與窮人對立起來的對抗性觀點是具有破壞性的。

Laffer 呼籲改變觀點,認識到當整體經濟擴張時,每個人都會受益:「我們都在同一條船上,我們需要就一個好的稅制達成共識:低稅率、廣基礎、單一稅」(金句 10)。這種稅制消除了漏洞和複雜的會計遊戲,使稅負最低且對所有人公平。

稅率過高,不只是針對富人

在談到英國時,Laffer 的診斷是直接而毫不留情的:「英國... 它實在太高了」(金句 2)。這種高稅率不僅會抑制工作意願(金句 1),還會嚇跑對經濟成長至關重要的、具高度流動性的資本和人才。

雖然將焦點放在高收入者身上在政治上很受歡迎,但真正的經濟負擔是所有生產活動所承受的整體壓力。儘管加稅在政治上是勝利者,但在結構上卻是輸家,因為「我不得不說,沒有一個國家是靠著向自己徵稅而變得繁榮的」(金句 7)。重點應該是建立一個如此廣泛的稅基和如此低的稅率,以至於稅收遵從變得輕而易舉,而逃稅變得毫無意義。

衡量成功的真正標準

在 Laffer 的世界裡,一個成功的政府就像一個引擎製造商,而不是一個簡單的收費員。它關心的是最大化產出並獎勵生產能力。「英國的夢想應該是讓窮人更富有,而不是讓富人更貧窮」(金句 6)。當務之急是創造廣泛的機會。

這種哲學要求政治領袖認識到他們行為的經濟後果。國家的核心職責是為人民追求繁榮創造最佳條件。正如 Laffer 所闡釋的,幫助有需要的人最好的方式不是透過不斷增加的福利支出,而是確保他們有機會透過自己的努力獲得成功:「最好的福利形式,仍然是一份好的高薪工作」(金句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