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7日 星期五

借物與拒,皆是學問

 婉拒友朋借物之策,既全情誼,亦護己物,誠交友之道也。蓋借貸之事,雖小而關乎人情,若處置不當,則或傷友誼,或損己物,不可不慎也。今略述數策,以供參考。

一、 謙辭直拒,明言不便

此乃婉拒之正道,坦承相告,雖拒而禮,不致令友朋尷尬。其辭可如下:

  • 「吾甚歉然,此物近日不便外借,實難從命。」
  • 「吾亦欲助君,然此物借出,吾心甚憂,恐有閃失,故不敢輕易與人。」
  • 「吾實不忍拒君之請,然此物近來吾亦需頻繁使用,若借出,恐耽擱己事,故不得不婉拒。」

二、 另覓他途,以解燃眉

若友朋所借之物,乃急需之物,則可另尋他法,以解其困。此乃委婉拒絕之法,既拒絕借物,又伸出援手,可謂兩全其美。其辭可如下:

  • 「君之所需,吾亦知之。然吾之此物,實不便外借。若君不棄,吾可陪君往市肆一行,或可購得所需之物。」
  • 「此物吾實不能借出,然吾可助君於網絡尋覓,或可覓得二手之物,亦可解君之急。」

三、 託辭於物,而非於人

此乃託辭之法,將拒絕之理由歸於物,而非歸於人,可減輕友朋之失落感。其辭可如下:

  • 「此物乃吾珍愛之物,若借出,吾恐其有所損毀,故不敢輕易與人。」
  • 「此物於吾,有特殊之意義,乃先人所遺,故不敢輕易示人,更不敢輕易借出。」

四、 戲語解圍,慎之又慎

此乃戲語之法,以玩笑之語,婉拒友朋之請。然此法需慎之又慎,若友朋非心胸寬廣之人,則或適得其反,反增尷尬。其辭可如下:

  • 「君亦知吾之性情,素來疏於物事,若借出,恐吾亦不知其所蹤也。」(此言僅適用於素來以粗心大意著稱之人,若非如此,則不宜輕用。)

幾點須知,不可不察

  • 誠信為本,切勿虛言。 拒絕之理由,宜出於真心,不可編造謊言,若日後被友朋識破,則信譽掃地,友誼亦將不保。
  • 前後一致,勿有偏頗。 若借物與甲,而不借與乙,則或令乙心生不滿,故借貸之事,宜前後一致,不可厚此薄彼。
  • 體諒友朋,雪中送炭。 若友朋確有急需,而己之物又確實不便外借,則亦可另尋他法,或解其燃眉之急,或助其另覓他物,此乃友誼之真諦也。

總而言之,婉拒友朋借物,乃交友之道,亦處世之學。若能謹守以上數策,則既可全友誼,又可護己物,豈不美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