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宗教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宗教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25年8月29日 星期五

結婚入場費是怎麼回事?

 

結婚入場費是怎麼回事?

我一直在看新聞、讀報紙,心裡有個疑問:現在的婚禮到底是怎麼回事?我聽說有人辦婚禮,要收人「入場費」。你得付錢才能去看兩個人結婚。以前,你收到的是一張請柬,那是一張正式的小卡片,上面寫著邀請。「敬請光臨」,它會這樣說。現在呢,成了一筆交易,一張門票。

婚禮本來是兩家人結合在一起。聖經說,這是一件神聖的事。兩個合為一體。這是關於愛和一生的承諾,而不是為了幫雞肉或魚肉的錢算帳。你的父母、你的阿姨、你的表親——所有人都聚在一起。教堂門口不會有個小亭子,放著掃描器和信用卡機。

這不就是真正的問題所在嗎?我們失去了它的意義。我們變成了一個每個人都住在幾百英里之外的社會,我們不認識鄰居,更別提遠親了。他們說,家庭單位已經「原子化」了。我們都成了小小的微粒,各自漂浮著。沒有了家人的支持,沒有了那種社區感,我想一對年輕夫婦總得想點辦法吧。所以他們把自己生命中最有意義的一天,變成了一場募款活動。

接下來會怎麼樣?是不是新婚夫婦的初夜也要收入場費?你得拿個通行證才能看他們走進飯店房間。或者,他們會把整個過程在抖音上直播,然後你可以花一塊錢買個虛擬玫瑰。「幫我們贊助去斐濟的蜜月旅行,每次購買都有幫助!」

這太荒謬了。婚禮本身就是一份禮物。你的朋友和家人的到來,才是最珍貴的禮物。我們是從什麼時候開始,覺得這不再足夠了?我想大概是從我們認定每樣東西都有個價碼開始吧。一旦你給愛標上了價格,你還剩下什麼呢?


2025年6月9日 星期一

論宗教門派與武林門派:外顯之異,內實之同

 

論宗教門派與武林門派:外顯之異,內實之同


夫世間宗教,或稱教派,或曰宗門,其徒眾廣布,影響深遠。吾人觀之,其結構、運作與武林門派,竟有異曲同工之妙。


皈依與入門:立誓效忠,同歸一途

凡入宗教之門者,必先皈依,行洗禮、受戒禮、發誓等儀式,表明心跡,願奉教義,從其宗規。此猶武林門派之拜師入門,須行拜師禮,立誓效忠師門,遵從門規,不得悖逆。兩者皆為精神契約,確立個人與集體之隸屬關係,從此榮辱與共,休戚相關。


聖典與秘笈:信仰圭臬,傳承法門

宗教有聖典,如佛經、聖經、可蘭經等,內載教義、戒律、修持之法,為信徒信仰之圭臬,行為之準繩。猶如武林門派之武功秘笈,載錄內功心法、招式套路,乃鎮派之寶,立身之本。二者皆為知識與智慧之傳承,指導門徒修行提升,達致更高境界。聖典引導信徒通往涅槃、天堂或開悟,秘笈則助弟子臻至武學巔峰。


神職與師承:層級分明,權威所在

宗教體系中,有主教、牧師、方丈、法師等神職人員,居於高位,執掌教務,詮釋教義,引導信眾。其權威來自上天授命或嚴格訓練。武林門派亦有掌門、長老、首座等師承層級,號令群雄,裁決事務,其威望源於武功蓋世或資歷深厚。兩者皆為組織之核心,維繫體系運作,確保教義(或武學)之純正性與傳承之有序性。


戒律與門規:規範行為,維持秩序

宗教各有戒律,如五戒、十誡,規範信徒言行舉止,以期淨化心靈,臻於聖潔。犯戒者,或受懲罰,或被逐出教門。武林門派亦有門規,嚴禁門徒行惡犯上,私鬥外洩武學。犯規者,輕則受罰,重則「清理門戶」。此二者皆為內部治理之工具,旨在約束成員行為,維護集體之名譽與秩序。


傳教與揚名:擴展影響,壯大聲勢

宗教常有傳教之舉,派遣使者遠赴異地,廣宣教義,吸納信眾,以期教派壯大。武林門派亦冀望揚名立萬,通過比武、行俠仗義,提高門派聲望,招攬英才,擴展勢力。兩者皆求影響力之擴張,以期理念(或武學)廣為人知,門派(或教派)基業永固。


結語:萬變不離其宗

是故,宗教門派與武林門派,雖形式迴異,一重精神之修持,一重武藝之精進,然其內在之組織架構、傳承模式、規範體系及擴張意圖,實則大同小異。皆為人類社會中,由共同信仰或技藝凝聚而成之類家族式社群,在各自領域中發揮影響,構築秩序。觀古今之變,審中外之異,其理一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