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1日 星期六

暹羅華人秘密会社源流考略

 

暹羅華人秘密会社源流考略 

暹羅華人秘密会社之淵源,學界眾說紛紜。斯金納氏 (G.W. Skinner) 以為,其濫觴於十七世紀,或至遲亦在十八世紀初,由中國傳入暹羅。迨十九世紀下半葉,秘密会社發展迅猛,遂擁有重要之社會地位。麥留芳氏則謂,暹羅南部普吉島之秘密会社,與檳榔嶼之義興會或有聯繫,其立論之據,乃義興館之一紙收據,上書「童卡」二字,捐款則以暹羅貨幣「銖」計。故有學者推斷,暹羅華人秘密會黨,乃海峽殖民地三州府(檳城、馬六甲、新加坡)華人秘密會黨向外擴張之結果。無論其源自中土抑或他處,咸可肯定者,一八〇九年,普吉島已然出現華人秘密会社,翌年,更與檳榔嶼之華人秘密會黨互通聲氣。暹羅官府之檔案亦顯示,一八二四年以前,洪字會已在暹羅活動。

十九世紀二、三十年代,華人秘密会社之勢力已滲透曼谷。曼谷新本頭公廟及順興宮之銘文,皆捨棄正統清廷年號,而改用「天運」並加干支紀年,其對應之時間,分別為一八二九年及一八五三年。此足以證明,至少在一八二九年,曼谷已有天地會成員之蹤跡。天地會人不僅於華人廟宇公開展示其「天運」標誌,甚而在暹羅神聖之「那空帕洞」佛寺之大鐵鐘上,亦有「天運同治七年(一八六八年)造昭昆(Jaokun)寶他玉文弟子曾才合喜捨」之銘文。曼谷附近各府,亦為華人秘密会社之重要據點。十九世紀二、三十年代,暹羅華人三合會曾於春武里(Chonburi)作亂,截獲泰人船隻數艘。春武里本頭古廟之「神之格思」匾額,上刻「天運道光廿二年(一八四二年)歲次壬寅春月糓旦重建」等漢字,足見一八四二年前後,春武里之秘密会社成員已為數不少。佛統(Nakhon Pathom)大塔廟之鐘銘,亦有「天運同治七年(一八六八年)□月吉日立」等字樣。凡此種種,皆可見十九世紀中葉,華人秘密会社之勢力已遍及曼谷及其附近各地。

華人秘密会社成立之後,屢與暹羅政府發生齟齬。拉瑪三世年間(一八二四至一八五一年在位),暹羅華人叛亂及起義頻仍,且多為秘密会社所組織。一八二四年,華人於尖竹汶(Chanthaburi)作亂,其後,一八四二年及一八四七年,又先後於佛統府之坤西施(Nakhon Chai Si)作亂,一八四八年,則於拉廊府(Ranong)之弄旋(Langsuan)及北柳(Chachoengsao)作亂。此數次由三合會等領導之暴亂,使暹羅政府深以為華人秘密会社乃暹羅之最大威脅。故此,暹羅政府曾於一八四四年、一八四八年及一八五四年,三度大舉突襲曼谷附近之華人秘密会社,使其遭受重創。然則,暹羅政府之打擊,並未能阻止秘密会社之活動與發展。據一八四八年潮籍華人吳武之「供詞」所載,「潮籍華人在曼谷組織大兄幫會,該組織人數眾多,僅『二哥』吳武一人,即動員一千二百餘名華人加入該幫會」。拉瑪五世(一八六八至一九一〇年在位)年間,曼谷曾於一八六九年、一八八三年、一八八九年及一八九五年發生大規模華人暴動,整個統治時期,小規模之騷動亦時有發生。有資料顯示,至一八八九年,曼谷至少有六個勢力龐大之秘密会社。暹羅南部各地,亦為秘密会社之聚集之地。據記載,一八八一年,攀牙府(Phang Nga)德古巴(Takua Pa)城之「義興會」有會員三千二百餘名,「公恩會」有會員八百餘名,較晚成立之「和生會」,勢力稍遜,亦有會員三百餘名。十九世紀下半葉,華人之騷動,雖多限於秘密会社間之爭鬥及鬧事,然此等動亂,仍為政府之一項挑戰。秘密会社亦常因與政府之矛盾衝突,而組織大規模之鬥爭或暴動。一八八九年六月,曼谷三家碾米廠之華人,在秘密会社之組織下舉行罷工,與政府對抗達三十六小時之久。罷工失敗後,被押至特別法庭審判之工人,竟多達九百人。至一九〇二年,暹羅已「有許多秘密会社,所有之華人皆屬於此一或彼一秘密会社」。

一九一〇年,暹羅政府擬向華人增加人頭稅,引起華人社會之不滿。曼谷「各個秘密会社之領袖認為,在此等緊急事件中,彼輩必須為廣大之會員有所作為」,遂「計劃於六月一日舉行罷工,並於五月下旬,將中文傳單分發全市,號召華人舉行罷工」。罷工導致曼谷物價飛漲,物資匱乏,工商業陷入癱瘓。政府出動警力及軍隊鎮壓華人,逮捕華人鬧事者約四百名。一九一〇年之華人大罷工,促使拉瑪六世一登基,即開始實施針對秘密会社之一系列鎮壓活動,並拉攏華人秘密会社領袖,瓦解秘密会社之組織結構。二十世紀初,政府對秘密会社之鎮壓及拉攏会社領袖之舉措,使秘密会社開始走向瓦解。一些秘密会社已完全停止活動;另一些則改組為合法之互助會,亦有一些會黨於一九一〇年後,變為華人社會之「幫」,即當時之私派。在某些秘密会社得勢之內地市鎮,秘密会社之勢力,則存續至二十世紀初。如一九一五年,曼谷尚有私派二十五個,其中新萬興、老萬興、新福樂、老福樂、智洪勝、萬勝、新唐山、智洪居、壽和、平安閣、義萬興、壽衛居、青峰、大江東、梅花、同樂、新義樂、三點等,皆為眾人所知之華人秘密会社。二十世紀初,秘密会社作為一種主要之社會力量,逐漸走向衰落。與此同時,隨著華人社會之發展,及華人順應形勢之需要,暹羅華人相繼成立緣自地緣、血緣之各種華人社團。如一八七七年廣肇會館成立,一九〇〇年海南會館成立,一九〇九年客屬會館成立,一九一一年福建會館成立。一九三〇年至一九三二年間,在暹羅中華總商會之努力下,不少私派自動解散,華人秘密会社遂告消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