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政府支出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政府支出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25年10月21日 星期二

國家隱藏的稅負:解析威廉・里斯-莫格《世界通貨膨脹的危機》中反對法定貨幣的核心論點

 

國家隱藏的稅負:解析威廉・里斯-莫格《世界通貨膨脹的危機》中反對法定貨幣的核心論點


威廉・里斯-莫格(William Rees-Mogg)於 1974 年出版的《世界通貨膨脹的危機》(The Crisis of World Inflation)對現代貨幣體系提出了尖銳而毫不妥協的批判。該書的核心論點圍繞著法定貨幣(Fiat Currencies)因其內在缺陷而最終走向失敗的歷史必然性。法定貨幣是一種由政府宣佈為法定支付工具,但沒有黃金等實體商品支持的貨幣。

法定貨幣的固有缺陷

里斯-莫格認為,歷史提供了明確的教訓:所有法定貨幣,無論發行它的政治體系為何,最終都因通貨膨脹而失敗。根本原因在於政府難以抗拒印製鈔票的誘惑,將其作為解決財政問題的短期手段。這一過程在 2008-09 年金融危機後的紓困,以及 COVID-19 疫情期間大規模的貨幣創造中表露無遺,並不可避免地導致貨幣價值的侵蝕。

通貨膨脹即是隱藏的稅收

作者將通貨膨脹不僅定義為物價上漲,更從根本上視為一種隱藏的稅收——即國家以隱蔽的方式掠奪公民財富。徵稅在政治上困難重重,但印製鈔票為政府(無論是民主還是專制政權)提供了一種更容易、更不明顯的機制來攫取購買力。

書中利用歐文・費雪的貨幣數量理論,即著名的 MV = PT 費雪方程式,來解釋這一機制:

  • M (Money Supply): 經濟體中的貨幣數量。

  • V (Velocity): 貨幣的流通速度。

  • P (Prices): 一般物價水平。

  • T (Transactions): 交易數量。

里斯-莫格指出,當政府大幅增加貨幣供給(M)時,為了使方程式保持平衡,最容易發生的結果是價格(P)上漲,以吸收體系中多餘的貨幣。這本書是對政府貶值貨幣行為的基礎性警告,並間接鼓勵讀者考慮能夠抵禦貨幣不穩定性的實質投資

2025年10月1日 星期三

停止全面削減成本:英國支出危機的單一系統性解決方案

 

停止全面削減成本:英國支出危機的單一系統性解決方案

對於繁忙的讀者來說,以下是解決方案:擺脫強迫所有政府部門平均削減成本的政策,可以立即解決低收入和高支出的長期財政不穩定問題。 相反,政府必須採取一種科學的、單一重點策略:找出一個或兩個關鍵瓶頸(限制因素),這些瓶頸阻礙國家交付規定的服務(公共價值),並僅向這些瓶頸傾注資源。

這可能需要接受非關鍵部門在局部層面以「低效」方式運作,但整體系統產出——每花一鎊所交付的公共價值——將會大幅提高,從而無需懲罰性加稅或放棄社會職責即可彌補財政缺口。這是一個突破性的解決方案,而非妥協。


問題:浪費的惡性循環

英國面臨著長期的財政失衡,目前政府支出超過 GDP 的 45%,遠超歷史上 37-38% 的稅收上限 。我們的政治論述陷入了持續的衝突:各黨派爭論是應該提高稅收(被認為在經濟上已達上限)還是削減基本服務(福利、醫療、教育)。

這種在社會高需求和削減預算壓力之間的搖擺,並非無能的體現,而是我們對管理思維方式存在根本缺陷的結果——這種缺陷根植於必須在所有地方追求效率的信念。

反覆出現的財政危機和持續無法履行公共職責的根源,就在於這種過時的管理思維——最大化部門各自獨立的「局部效率」(「成本世界」模式)的根深蒂固的習慣。

在政府中,這表現為:

  • 普遍削減成本: 每個部門,無論是否為瓶頸,都被要求減少其營運費用(OE)。這種不加區分的削減損害了系統交付服務的整體能力(產出),即使進行了這些削減。

  • 關注症狀: 當公共服務失敗時(例如,醫院等候名單激增,或基礎設施項目停滯),即時的、反應性的政治反應是暫時向受影響的區域投入金錢來治療症狀,但這很少能解決根本原因,導致症狀復發。

  • 績效衝突: 各部門專注於實現自己的預算目標,卻因為未能支持系統中最薄弱的環節,而無意中損害了其他關鍵服務的績效。


突破:專注於最薄弱的環節

解決方案源於將科學的因果分析(稱為思考過程)應用於複雜系統,將目標從最小化成本轉變為最大化交付公共價值的速率(產出)。

該策略基於一個簡單的常識觀察:每個系統都像一條鏈子:其整體強度僅由其最薄弱的環節(限制因素)決定。

實現財政穩定的四個步驟:

  1. 識別限制因素: 找出目前限制政府最大化產出能力的一個政策、程序或特定的產能短缺。在一個服務導向的民主社會中,這通常是一個政策限制,例如阻止病床供應的醫院出院政策,或是阻礙基礎設施交付的漫長行政處理時間。

  2. 利用限制因素: 確保這個限制性資源以最大效率運行,沒有停機時間、浪費時間或錯誤。

  3. 使其他一切服從: 至關重要的是,使所有其他部門服從於支持限制因素,即使這意味著非限制性資源必須閒置或以低於其理論效率運行。例如,如果官僚規劃是瓶頸,則注入資源是為了讓所有行政時程服從於規劃部門所能維持的最大速度。在非限制性領域花錢(例如,將非瓶頸醫生或教師的數量增加一倍)對整體系統產出幾乎沒有好處。

  4. 戰略性提升: 只有在步驟 2 和步驟 3 最大化之後,政府才應該投資於增加限制因素本身的產能。這意味著目前廣泛支出的數十億資金(例如 1,810 億英鎊的一般福利或 940 億英鎊的教育 )被重新導向,並僅優先用於能顯著提高單一瓶頸產出的解決方案,從而創造出一個巨大的槓桿點

這種方法保證了納稅人的每一鎊錢都能提供最大化的公共服務交付增長,使政府能夠在不累積嚴重債務的情況下履行其漸進式的社會職責。它用專注於根本原因的戰略行動,取代了不斷的救火——治療症狀。


2025年9月25日 星期四

解決政府支出低效的整體方案

 

更智慧而非更精簡:解決政府支出低效的整體方案

關於政府支出的辯論,往往簡化為一個二元選擇:增加或減少支出。然而,正如我們的研究所示,問題不僅在於支出的金額,而在於支出的方式。我們觀察到,政府在商品與服務上的支出往往更昂貴,這有許多文獻可證,從重大專案的成本超支,到數百萬美元浪費在軟體授權上,都反映出一個「X 係數」的存在。其根本原因,從米爾頓·傅利曼(Milton Friedman)所說的「花別人的錢為別人辦事」,到官僚體制的「繁文縟節」,都突顯了效率激勵機制的根本性缺失。那麼,單純地打造一個「小政府」就能解決這個問題嗎?答案並非如此。


「小政府」主張的局限性

雖然減少政府的規模和職能確實可以消除某些方面的浪費,但這並非一個完整的解決方案。一個小政府本質上可能會對諸如基礎設施、教育和國防等公共財投資不足,而這些領域對經濟和社會有很高的回報率。核心問題是系統性的,而不僅僅是規模問題。即使是小政府,也可能存在與大政府相同的官僚低效、缺乏招標競爭以及政治干預等問題。

真正的解決方案不在於讓政府變得更小,而在於讓政府變得更智慧。這需要一個全面的方法,從根本上解決低效問題,無論政府的規模或政治體制如何。


適用於所有政府的普遍解決方案

這些解決方案旨在解決政府採購和管理流程的根本性問題,可同時應用於民主和威權體制。

  1. 數據驅動的透明化與問責制:解決激勵機制錯位的關鍵是讓整個過程公開透明。實施開放合約數據標準,可讓大眾追蹤採購合約的每個階段,從投標到完成。這種透明度使得發現哄抬價格和串通行為變得更容易,迫使所有參與者採取更道德的行動。智利在實施開放採購後,IT 成本降低了 28%,這就是一個很好的證明。

  2. **現代化官僚體制與人才:**政府低效往往源於過時、僵化的流程以及人才流失到私營部門的「人才外流」現象。

    • **簡化流程:**減少專案延遲並增加成本的層層審批與「繁文縟節」。在技術和基礎設施專案中採用敏捷、模組化的方法,以更有效率的方式逐步交付價值。

    • **培養專業人才:**為公務員提供專業培訓與發展,特別是在採購和專案管理方面。提供有競爭力的薪酬和職涯路徑,獎勵創新和效率,而不僅僅是資歷。

  3. **基於績效的合約:**擺脫只看完成度而不看品質的固定價格合約。改用將付款與可衡量的績效成果和關鍵績效指標(KPI)掛鉤的合約,以創造一個共享的成功激勵機制。


針對不同政府類型的量身訂製方案

儘管上述解決方案普遍適用,但實施路徑因政治體制而異。

適用於民主政府

民主體制應利用其制衡優勢來打擊浪費。

  1. 立法與法規改革:通過立法來簡化和現代化採購流程,使其更不易受到遊說團體和特殊利益集團的影響(解決公共選擇理論的問題)。建立獨立、無黨派的監督機構,並賦予其審計與調查支出的權力。

  2. **賦予公民監督權力:**培養一種由公眾監督政府的文化。支持調查性新聞、監督組織和開放數據倡議,讓公民成為監督過程的一部分。

  3. 戰略性地運用公私夥伴關係(P3s):P3s 並非萬靈丹,但若透過嚴格的物有所值(VfM)分析,可轉移風險並利用私營部門的專業知識。政府的角色從直接建造者轉變為一個聰明的合作夥伴,專注於確保整體價值的最大化,而非僅僅是最低的初始成本。

適用於威權政府

在公共或立法監督有限的體制中,改革的動力必須來自高層。

  1. **集中的問責制與反腐敗:**創建一個強大的、集中的反腐敗機構,直接向政府最高層負責。這個機構必須有權調查和起訴那些從事腐敗或浪費支出的官員,並獲得國家的全力支持。

  2. **強制實施效率指標:**為所有政府機構實施強制性的績效指標。領導者需為實現具體的、可量化的效率目標負責,並將獎懲直接與結果掛鉤。這能在缺乏外部監督的情況下,創造一個內部的效率激勵機制。

  3. **有限度的開放作為控制手段:**雖然完全的民主透明化可能不是一個選項,但政府可以實施有限度的開放合約作為內部控制手段。通過公開部分採購數據,中央政府可以監視下級官員的舞弊和浪費行為,而無需完全放權。


政府支出低效問題並非一個簡單問題,也無簡單方案。這是一個根植於錯誤激勵和系統性失敗的複雜問題。雖然小政府可能是一些人的政治理想,但實際解決方案在於建立一個更智慧的政府。通過結合普遍的透明化與現代化原則,以及量身訂製的系統性方案,公共支出有可能從浪費的來源,轉變為推動國家進步和創造價值的強大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