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商城雜記 Business Tales of Hong Kong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商城雜記 Business Tales of Hong Kong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25年5月12日 星期一

香江藝海:璀璨星光下的那些人與事

香江藝海:璀璨星光下的那些人與事

香港的娛樂圈是城市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孕育了無數才華橫溢的演藝工作者。

幕前風采:演員與歌手

多位香港的演員和歌手:

  • 朱咪咪張國強被提及參演了由龍華系馬主謝國輝的公司深圳世冠娛樂文化投資拍攝的電影《黃金福將》。
  • 已故藝人馬清儀被提及是大生馬家老爺馬錦燦的子女之一,但她和其他九位兄弟姊妹只分得家族公司較少部分的股權。
  • 90年代藝人容錦昌被稱為「麻油王子」,因其家族經營麻油廠,他透過亞視主辦的歌唱比賽(應是 88年《未來偶像爭霸戰》)入行。他曾拍過新奇士 LJ 廣告,當時尚未走紅的袁詠儀是其中一位伴角。容錦昌為「亞視五小虎」之一。容錦昌於 2000年底退出娛樂圈。
  • 縱橫香港娛樂圈多年的肥姐(沈殿霞)和阿旦(鄭少秋)在 90年代末期曾擔任碧桂園晚間電視廣告的代言人,他們的廣告詞「給你一個五星級嘅家」相信大家仍有印象。
  • 阿姐(汪明荃)曾與內地知名歌手毛阿敏一同做 show。毛阿敏在 90年代初曾在香港簽約華星。
  • 多位男藝人,包括黃一飛,曾在 2000年代初為桑拿骨場的電視廣告代言,這些廣告甚為高調。
  • 歌手兼演員葉德嫻在 TVB 的《可樂晚唱》節目亮相,正式入行。
  • 《中年好聲音》參賽者羅啟豪的母親劉英也曾在《可樂晚唱》節目中表演。
  • 據悉前娛樂業人士 Ba叔(陳國強)出獄後,歌神阿 Sam(許冠傑)幾年前還請他吃飯。
  • 歌手兼演員關菊英與其同性密友周偉利的合照頗為矚目,關菊英已有幾年沒有亮相,甚至曾傳出健康問題。
  • 著名女演員林青霞與丈夫邢李㷧居住在飛鵝山的豪宅,該豪宅與安達臣道石礦場接近。
  • 演員劉松仁秋官(鄭少秋)曾與編劇及監製韋家輝一同出席《大時代》的宣傳活動。
  • 無線的多年綠葉演員韋家雄是神級編劇及監製韋家輝的弟弟。
  • 已故演員南紅是盧九老豆盧林的契爺(契女)。
  • 演員嘉玲與光藝影業相關。
  • 演員黃秋生在電影《葉問:終極之戰》中飾演以探長鄧生為原型的角色鄧聲。
  • 演員林保怡曾出現在運輸署的交通安全活動照片中,與小巴業界人士合照。

幕後推手:製作人與經理人

除了幕前工作者,一些在幕後或娛樂產業商業領域的人物:

  • 前亞視執行董事盛品儒和他的父親盛毓鳳(曾任亞視董事)以及盛毓度女婿榮兆蕃都曾擔任亞視董事。盛品儒曾在亞視末代老闆王征(其父盛毓南是盛宣懷的侄孫)入主亞視後,在他及其妻子堂弟盛品儒的主理下,亞視江河日下。
  • 周星馳不僅是演員,也是電影投資者、製作人或導演。他曾透過公司比高集團(Bingo Group)投資電影及戲院。他的家姐周文姬是比高集團的執行董事。周星馳的舊女友于文鳳曾就一個房地產項目入稟追討「佣金」。
  • 知名導演單慧珠為香港電台拍攝過《獅子山下》系列,她一家的故事也被認為非常有「獅子山下」精神。
  • 神級編劇及監製韋家輝被提及。他的家族故事比他編寫的劇集劇情還要傳奇。他最初為了養家曾做過碧麗宮停車場看更。
  • 韋家輝的妹妹韋嘉華是 ViuTV 真人騷的監製。
  • 曾任溫拿經理人及舉辦過許多國際巨星演唱會的梁柏濤是娛樂界的知名人士。他甚至聽從董慕節的指點在 48歲轉行做醫生。
  • 人稱「Ba叔」的陳國強是娛樂圈的人物,他曾創立雅柏娛樂(Abba Entertainment)和雅柏電影(Abba Movies),拍攝了《龍咁威》等電影。他曾與黎小田在跑馬地開設 Abba Piano Bar。他後來因捲入詐騙案被判入獄。許多娛樂圈人士在他入獄後與他割蓆,但吳京的《戰狼》一片在 2015年仍將他列為監製之一。
  • 著名經理人及演唱會搞手陳淑芬因哥哥逝世廿周年而頻頻曝光,她的紀念演唱會嘉賓受到關注。
  • 于冬是博納影業的老闆。
  • 葉問的兒子葉準參與了電影《葉問:終極之戰》的演出。

與其他行業的聯繫

香港的娛樂圈與其他行業,尤其是地產和商業,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 謝國輝,一位從泥工起家、做古董生意後轉戰內地地產的富豪,曾投資電影《黃金福將》並參與其中。
  • 控制香港上市公司昌興國際(經營鐵礦石及水泥)的黃炳均與內地富豪王征一同入主了亞洲電視。
  • 藥廠創辦人何世昌藥廠的何信泉和他的弟弟何節全與攝影界有聯繫,何節全更是香港攝影界的元老。
  • 恆香老餅家的股東之一陳志強據悉是江湖人物,同時也是百樂門酒家、西林寺骨灰龕及天鵝湖桑拿的股東,曾客串電影《家有囍事 2009》。
  • 漫畫界名人黃玉郎馬榮成曾求助於鐵板神算董慕節,黃玉郎因不聽勸告炒股和辦報而破產入獄,馬榮成則因聽從籤文中的一句話創作出漫畫《風雲》而致富。這顯示了命理師在娛樂界(或相關創意產業)的影響力。

總結來說,香港演藝界既有幕前的璀璨明星,也有幕後的推手和投資者。這些人物的故事,有的充滿傳奇色彩,有的則與香港的商業、地產、甚至社會變遷緊密相連,共同構成了香港獨特的城市文化和歷史記憶。

香港的基石:那些與重工業或基建相關的家族故事

香港的基石:那些與重工業或基建相關的家族故事

香港從一個小漁村發展成為國際都會,其城市面貌和經濟基礎的建立,離不開一些在重工業、建築或基礎建設領域發跡的家族。

其中一個與香港基建密不可分的家族,是呂志和(Lui Che-woo)創辦的嘉華集團(K. Wah Group)。呂志和早年曾用名呂捷為。他的財富累積,源於經營安達臣道石礦場。從 1964 年至 2017 年,嘉華集團經營安達臣道石礦場超過半個世紀。據悉,多年來香港主要基建項目中,有三分之一的建材來自該處。安達臣道石礦場提供的石屎,供應了香港四棟樓中其中一棟的建造。呂志和利用石礦業務所賺取的利潤,再投資於酒店、地產以及在澳門開設賭場,最終躋身頂級富豪之列。他的長子呂耀東也曾在家中幫忙,在安達臣石礦場工作。

另一個在建築和基建領域佔有重要地位的是本地老牌建築商惠記(Wai Kee)單氏家族。惠記由單樂華(Shan Lok-wah)於 1970 年創立。在他的兒子們,包括在商界甚有名氣的二兒子單偉豹(William Zen)及三兒子單偉彪(Derek Zen)的協助下,惠記在 1980 年代崛起,成為香港主要承建商之一,並於 1992 年上市。單氏家族在 1994 年與 AIG 合作創立路勁基建(Road King Infrastructure),在中國內地大舉發展公路,後來也涉足內地房地產。他們還持有建築業務公司利基(Build King)。單氏家族的故事,從一家十口蝸居小單位,到發展成為上市公司,被認為非常有「獅子山下」精神。

其他與重工業或相關產業有聯繫的人物,儘管提供的信息側重點不同:

  • 黃炳均(David Wong),他是控制香港上市公司昌興國際(Prosperity International)的人物。昌興國際經營鐵礦石及水泥等業務,這些都屬於重工業範疇。然而,昌興近年已清盤及除牌。他與內地富豪王征一同入主亞洲電視。
  • 關奮發家族也在建築地產業有所建樹。其家族成員透過啟明建業參與建築及地產發展。此外,關奮發的一位兒子關學培曾創立東亞飲品公司,生產飲料,而關奮發的友人陳南昌則是維他奶(Vitafitas)的股東,這些雖然是製造業,但通常被歸類為輕工業。
  • 傳奇商人葉鉅(Yip Kui)的事業始於開設電鍍廠。電鍍是一種製造過程。他在 1970 年代涉足地產致富,其擁有的永財置業(Wing Choi Properties)曾擁有擺花街等物業。
  • 在日軍全面侵華期間,馮強樹膠廠曾推出防毒面具。這顯示該廠從事橡膠製造,這也屬於製造業。
  • 雖然主要從事傳統中藥製造,何世昌藥廠(Ho Sai Cheong)創辦人何爾昌(Ho Er Chang)家族 以及潘高壽藥廠 也屬於製造業範疇。

一些涉及大型地產項目開發的財團或個人,例如當年競投香港大廈地盤的財團,其中包含了廖創興鍾明輝的華源、方潤華的協成行、楊志雲的景福、李兆基(與恆基四叔同名不同人)的裕利,以及龐鼎元周錫年馬錦燦。這些都是香港當時的地產或其他實業巨頭。

總體而言,呂志和的嘉華集團在石礦和建材領域,以及單氏家族的惠記/路勁基建在建築和基建領域,是與重工業或大型基建相關性較強並有一定歷史描述的家族企業。其他如涉及鐵礦石水泥的黃炳均、從電鍍或橡膠製造起家的葉鉅和馮強樹膠廠,以及建築商等,也從不同角度展現了香港工業和建築業的歷史面貌。

香港地產風雲:鑄就城市天際線的家族傳奇


香港地產風雲:鑄就城市天際線的家族傳奇

香港的地產行業不僅是城市發展的基石,也孕育了許多傳奇家族,他們的故事與這座城市的變遷緊密相連。我們可以一窺部分與香港地產有深厚淵源的家族及個人的歷史。

其中一個重要的家族是廖創興家族。廖創興銀行(後簡稱廖銀)的第二代掌舵人廖烈文(Liao Lieh-man)。廖烈文的父親廖寶珊(Liao Bao-shan)被坊間傳聞是透過「撈偏門」起家,但有資料透露,他是在日治時期以低價從一些急需資金的舊世家手中購入大批物業而發跡的。廖寶珊於 1961 年突然離世後,廖烈文臨危受命接管銀行,並透過變賣資產等方式扭轉了當時因謠言引起的擠提危機。除了銀行業務,廖烈文也涉足地產,曾出任在高富置業(Gaofu Properties)的主席。廖氏家族擁有控股公司廖創興企業。廖烈文的長子廖堯城亦頗多報導。

鍾明輝家族是另一個在香港地產界佔有地位的家族。鍾明輝(Chung Ming-fai)於 1950 年代從新加坡來到香港,開始發展地產項目,興建了許多樓宇。七八十年代,他的華源公司(Wah Yuen)與其大哥鍾江海的怡華(Yi Hua)及四弟鍾正文的益大(Yi Da)曾在地產界風光一時。鍾明輝的公司後來在競爭中勢頭減弱,但他一支家族守住了持有中環萬邦行及金利商業大廈等物業的上市公司萬邦投資(Man Bong Investment),該公司已上市半個世紀。萬邦投資的資產淨值達七十幾億港元。鍾明輝也是當年競投香港大廈前身警察宿舍舊址的財團成員之一,該財團以廖創興為首,其他成員還包括鍾明輝、鍾正文兄弟的華源、方潤華的協成行、楊志雲的景福以及同名不同人的李兆基的裕利。香港大廈的業權後來賣散,而興雲公司也在 1986 年解散。萬邦投資的第二大股東是周大福鄭家。鍾明輝本人熱衷於光顧萬邦行內的髮廊大麗雅,雖然髮量不多,但他仍會前往參閱外國雜誌和聊天。他的三名兒子也是馬主。

除了上述兩家,當年參與香港大廈地盤競投的財團成員也都是地產或其他實業巨頭。其中包括:

  • 方潤華(Fong Yun-wah)協成行(Hip Shing Hong)
  • 楊志雲(Yeung Chi-wan)景福(King Fook)美麗華(Miramar)的創辦人。
  • 一位與恆基四叔同名不同人的李兆基,他的公司是裕利。
  • 龐鼎元(Pang Ting-yuen)
  • 周錫年(Chow Sik-nin),他與龐鼎元合營錫元鞋廠,也和龐、周等人合辦了華人銀行。

馬錦燦(Ma Kam-chan)也是當年參與競投的龐大集團之一。他是大生馬家的老爺。馬錦燦有三位妻妾,育有六子六女。據悉,他將大部分家產和家族公司九成的股權分給了三名親生兒子:馬清偉(Ma Ching-wai)馬清鏗(Ma Ching-gang)馬清揚(Ma Ching-yeung)。其他子女如已故藝人馬清儀只分得較少部分。馬清鏗是近期因「五索」事件成為熱話的人物。

本地老牌建築商惠記(Wai Kee)的創辦人單樂華(Shan Lok-wah)家族也從建築業發展到地產和基建。單樂華於 1970 年創立惠記。在他的大兒子、二兒子單偉豹(William Zen)及三兒子單偉彪(Derek Zen)等人的協助下,惠記在 1980 年代崛起,成為香港主要承建商並於 1992 年上市。他們在 1994 年與 AIG 合作創立路勁基建(Road King Infrastructure),在國內大舉發展公路,後來也涉足內地房地產。他們還持有建築業務公司利基(Build King)。單老太太曹素玉生前熱心公益,向家鄉寧波的醫療養老事業捐助了逾 4,000 萬元。

以海鮮酒家聞名的全記老闆吳金福(Ng Kam-fook),除了在烹飪方面有成就,近廿年來也精於「炒鋪」,透過物業投資積累了億萬家財。吳氏是西貢原居民。他在 2003 年沙士期間購入銅鑼灣羅素街物業,並在 2007 年高價售出賺取巨利。他還曾與董惠華合作購入並拆售尖東新文華中心的鋪位。他的身家應超過十億港元。

香港巨富之一的呂志和(Lui Che-woo)也是從與地產相關的業務發跡。他早年曾用名呂捷為。呂志和利用經營安達臣道石礦場所掘得的利潤,再投資於酒店、地產以及在澳門開設賭場,最終成為頂級富豪。他的嘉華集團(K. Wah Group)從 1964 年至 2017 年經營安達臣道石礦場超過半個世紀。據悉,多年來香港主要基建項目有三分之一的建材來自該處。

一位低調的地產商是綽號「永光譚」的譚逢敬(Francis Tam)。他是永光地產(Circle Property Development)的老闆。譚逢敬從不接受訪問。他最初是透過生產內衣起家,於 1980 年代成立永光地產,並興建了永光商業大廈、永光苑、環翠園及永光中心等物業。永光也積極投資中區寫字樓,並在倫敦購入多棟物業。他的資產至少價值一百多億港元,絕對是香港隱世巨富之一。

傳奇商人葉鉅(Yip Kui)也曾是香港地產界的風雲人物。他小學畢業後以賣漁為生,最初開設電鍍廠起家,於 1970 年代涉足地產致富。他的永財置業(Wing Choi Properties)曾擁有擺花街一號等物業。然而,葉鉅在 1990 年代末與太太離婚後,經歷了資產被轉移、官司以及金融風暴,最終於 1999 年破產。這位億萬富豪晚年甚至要做小販賣手袋重新開始。

雖然主要以公共小巴業務聞名,但「小巴大王」馬亞木(Ma Ah Muk)也被提及是透過炒賣地產而擁有百億身家的富豪。

與惠康超市和惠民藥行相關的劉氏家族,其成員劉濂、劉浩及劉淙(Liu Tsung)也曾以昌裕公司(Chang Yu Company)光裕置業(Guang Yu Properties)的名義經營地產。然而,劉家相關的公司大多在 1980-90 年代已經解散。

來自內地的富豪王征(Wang Zheng)於 1988 年來到香港,並於 1992 年創立了榮豐控股(Ren Feng Holdings),在上海及北京發展地產起家。他後來也入主了亞洲電視。榮豐控股目前仍在運營並持有物業。

碧桂園創辦人楊國強(Yang Guoqiang)是在香港上市的著名內地地產商。他在家鄉順德從建築工人做起,後來接手並發展了碧桂園項目。碧桂園於 2007 年在香港上市,當時得到了鄭裕彤和李兆基等香港富豪的認購。碧桂園是一個典型的家族式經營企業。

謝國輝(Xie Guohui)從偷渡來到香港,最初做泥工。據說他是從古董生意起家,之後在內地成立聯和國際集團(Lianhe International Group)發展地產,包括在他的家鄉深圳龍華發展的金龍華廣場。他曾對外聲稱擁有 140 億港元的身家。

總體而言,香港的地產家族來源多樣,有些是早期來港從事不同行業(如藥行、建築、石礦、古董甚至小販)後轉型或投資地產,有些則直接從地產開發起家。他們透過各自的經營策略和家族網絡,在香港的地產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從偷渡者到知名人物:香港的傳奇故事

從偷渡者到知名人物:香港的傳奇故事

在香港這個充滿機遇的城市,有些人的故事始於艱辛的偷渡旅程,最終卻成為了在不同領域具有影響力的知名人物。

第一位是龍華系馬主謝國輝。他於 1954 年在深圳龍華大浪村出生。謝國輝在 1978 年偷渡來港,最初在香港是做泥工。據說他是從古董生意起家,之後在內地成立聯和國際集團發展地產,包括在他的家鄉發展的金龍華廣場。到 2014 年,他聲稱自己有 140 億港元的身家並計劃讓公司上市。謝國輝也涉足娛樂業,曾與妻子金沛橋在 2015 年拍攝電影《黃金福將》。他還是一位賽馬馬主,旗下的馬匹多以其家鄉深圳龍華命名。謝氏父子曾擔任深圳市政協委員,並時常捐錢見報。然而,謝國輝在 2016 年初失蹤至今,據稱是因為透過組織香港大龍華同鄉總會向二百多名鄉里詐騙高達七億元,因此他被列為「走佬人物」系列。

另一位是以「獅子山下」精神白手興家的商業傳奇人物,佳寶食品超市(Kai Bo Food Supermarket)的創辦人林曉毅。林老闆祖籍海豐。他在 1980 年,18 歲時,從內地游水偷渡來港。來到香港後,他最初的生活是在柴灣工廠區街邊賣水果。他從賣水果賺得第一桶金,並因此認識了當年是工廠妹的太太。1991 年,林氏與朋友合資在筲箕灣街市開設澤興肉食店。1997 年,他在同區獨資創立了第一家佳寶,鋪位只有 500 呎。公司取名源自「街市中的一塊寶」,並以主打街市及平價策略搶佔街坊客。透過繞過代理商直接向各地廠家入貨,佳寶現已發展成為香港第三大超市集團。林曉毅的故事被視為能智鬥長和、怡和及華潤這三大財團,殺出一片天的傳奇。

這兩位人物的故事,都從艱難的偷渡開始,最終在香港取得了顯著的成就,反映了特定時代背景下香港社會的特質以及個人奮鬥的可能性。

香港百貨公司家族歷史

香港百貨公司家族歷史


一個重要的例子是八佰伴集團(Yaohan Group)及其創辦人和田一夫(Kazuo Wada)。和田先生是日籍人士,早在 1984 年就開始在香港各個新市鎮開設店舖。在 1989 年的事件之後,他在香港變得更加活躍,甚至將集團總部遷至香港,大展拳腳。到了 1990 年代初期,八佰伴集團在香港控制了多達五家上市公司,其中包括知名的聖安娜(St. Honore)和歡樂天地(Funland)。和田先生在香港的影響力相當大;他於 1990 年以 8,500 萬元購入了位於普樂道的「天比高」(Skyhigh)物業。他後來在 1993 年將這棟房子的業權轉移給他的女婿河合宏昌(Hiroaki Kawai)。八佰伴在 1980 年代至 1990 年代也是恆香等產品的重要分銷渠道。

另一個有趣的零售故事,雖然主要集中於擁有眾多門市的時裝零售,是關於 Theme。創辦人是賴雁浪(Kenneth Lai)。賴氏最初是海員,後轉至洋行工作,隨後投身成衣貿易。1980 年,他與台灣三商行集團創辦人陳河東(Chen Ho-tung)合作,在香港成立三商行,從事成衣出口。賴氏發現香港中價女裝市場存在空缺,於 1986 年推出了 Theme 品牌。公司迅速發展,推出了 Theme Plus、For You 和 Vision 等品牌,同時也是 Body Glove 遊泳運動裝及 Calvin Klein 內衣等國際品牌的代理。Theme 於 1994 年上市。高峰時期,公司在中港台三地擁有超過 120 家分店,市值高達三十幾億港元。然而,公司面臨困難,包括收購光大明輝在新加坡的英保良百貨業務及炒股炒樓造成的巨額虧損、激烈的市場競爭、高昂的租金以及財務管理不善。賴雁浪本人於 2000 年破產。公司隨後由以絲質衣物聞名的行家達利國際(High Fashion International)接手。達利創辦人林富華(Lam Fu-wah)將 Theme 的中文名稱改為榮暉,並成功使 Theme 轉虧為盈。雖然公司於 2009 年出售了上市公司殼,但買回了零售業務,上市公司英文名稱至今仍叫 Theme,但已與時裝無關。

雖然更準確地說是一家超市連鎖店,後來成為主要的零售商,但惠康(Wellcome)被提及,並提供了關於創辦相關人士及潛在家族聯繫的細節。惠康的首任董事長是高燕如,首任總經理是劉濂。劉濂的兄弟劉浩劉淙也參與其中,擔任董事。他們的家族有幾家公司的中文名稱都使用「惠」字,例如惠基(Wellkey)及惠福(Wellfort)。他們主要的家族生意是一家大型藥行,名為惠民藥行(Wellman & Co),總行位於上環永樂街。到 1940 年代末,惠民藥行已具相當規模,在廣州、上海及新加坡設有分行。這種聯繫暗示,惠康(Wellcome)的名稱可能與劉家有關。劉氏兄弟也透過昌裕公司及光裕置業等公司積極參與地產發展。劉淙是一位尤其引人注目的人物,於 1960 年擔任香港西區扶輪社司庫,並於 1978 年與何世禮將軍一同慶祝他的八十大壽。他們的各家公司大多在 1980 年代至 1990 年代解散。

其他百貨公司包括永安(Wing On)大丸(Daimaru)崇光(SOGO)。永安被提及為恆香產品的分銷渠道,而大丸和崇光則因與香港大廈的地理位置相關而被引用,大丸在 1963 年之前開業,崇光則在 1985 年開業。

佳寶食品超市(Kai Bo Food Supermarket)及其創辦人林曉毅(Lam Hiu-yi)。林氏的故事被視為「獅子山下」精神的傳奇,他最初是從內地偷渡來港後在街邊賣水果的無牌小販。後來他與朋友合資開設凍肉店,並於 1997 年創立了第一家佳寶,以直接向各地廠家入貨、平價及主打街坊客為策略。佳寶已發展成為第三大超市集團。


2025年1月13日 星期一

東瀛遊 (EGL Tours) 縱橫遊 (Package Tours / WWPKG)

 

東瀛遊 (EGL Tours) :

  • 禢國全 (Steve Huen): 東瀛遊創辦人之一,曾任仁愛堂總理及三水同鄉會會長,家族經營廣發祥象牙麻雀廠。1977年曾到日本半工半讀學習日文,1979年加入縱橫遊擔任日本導遊,1986年與袁文英及梁成釗創立耀騰旅行社(後改名東瀛遊)。
  • 袁文英: 東瀛遊創辦人之一,曾於1971年在美華旅行社擔任日本導遊,後與禢國全及梁成釗創立耀騰旅行社。獲日本多個縣委任為旅遊大使,並於2018年獲日本政府頒旭日雙光章。現為東瀛遊主席。
  • 梁成釗: 東瀛遊創辦人之一,與禢國全及袁文英共同創立耀騰旅行社。
  • 郭雅洪: 美華旅行社東主,曾任半島獅子會會長。袁文英曾於其公司擔任日本導遊。
  • 袁灝頤 (Christina Yuen): 袁文英的女兒,近年開始接班東瀛遊。

縱橫遊 (Package Tours / WWPKG) :

  • 陳淑薇: 縱橫遊創辦人之一,於1979年與拍檔共同創立。
  • 袁士強: 陳淑薇的丈夫,曾在日本留學,1986年與陳淑薇共同全面接手縱橫遊。
  • 袁愷瑩 (Jessica Yuen): 袁士強與陳淑薇的女兒,負責縱橫遊的宣傳推廣工作。
  • 袁振寧 (CN Yuen): 袁士強與陳淑薇的兒子,擁有劍橋碩士學位,曾任博愛總理,2005年加入縱橫遊,曾出任主席及CEO,2023年全家賣股淡出。


  • 禢國全曾於創立東瀛遊前在縱橫遊擔任日本導遊。
  • 東瀛遊創辦人之一的袁文英曾於美華旅行社擔任日本導遊。
  • 縱橫遊後已易名為飛道旅遊科技。

2025年1月11日 星期六

郑汉钧 立法局议员

 

  • 郑汉钧: 天津出生,曾任立法局议员、行政局议员、交諮会主席、房委會主席等,为恒隆系及雅居乐董事。
  • 林瑞英: 郑汉钧之妻,孙中山兄长孙眉在夏威夷生意拍档郑强的外孙女,大元帅府司库林介眉女。
  • 郑恩基: 郑汉钧之子,英国结构工程师学会首位非英国人会长,曾任浸大校董会主席、廉政咨询委员会主席。
  • 郑恩玲: 郑汉钧之女,嫁给骨科名医莫华康(太古莫家后人莫庆尧医生子)。
  • 郑恩莹: 郑汉钧之女,嫁给雷添良(九巴创办人雷亮孙),创智建筑师公司创办人,负责多项保育项目。
  • 郑恩萍: 郑汉钧之女,嫁给冼达能(前证监会执董、Norton Rose律师楼合夥人)。


  • 莫华康: 太古莫家后人,骨科名医,娶郑恩玲。
  • 雷添良: 九巴创办人雷亮孙,现证监会主席,娶郑恩莹。
  • 冼达能: 前证监会执董、Norton Rose律师楼合夥人,娶郑恩萍。


  • 专业世家: 家族成员多为工程师、医生、律师、会计师等专业人士,且多担任要职。
  • 公职背景深厚: 家族成员多次担任政府要职,对香港社会发展贡献良多。
  • 热心公益: 家族成员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如保育历史建筑、支持教育等。


  • 郑汉钧家族与香港社会各界的紧密联系: 通过婚姻关系,郑汉钧家族与香港多个知名家族产生联系,如太古家族、雷氏家族等。
  • 家族企业传承: 郑恩基继承父亲衣钵,从事工程行业,并取得了显著成就。
  • 对香港文化的贡献: 郑恩莹夫妇在保育历史建筑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2025年1月6日 星期一

葉守瑤 德邦有限公司


  • 葉守瑤: 德邦有限公司創辦人,化學博士,曾任教於美國長春藤名校,並在德資化工製藥巨擘工作。
    • 妻子:蕭麗霞,香港知名珠寶商蕭蘇之女。
  • 葉禮德 (Dieter Yih): 葉守瑤長子,香港律師,曾任香港律師會會長。
  • 葉禮邦 (Jean-Paul Yih): 葉守瑤次子,眼科醫生。
  • 葉守璋 (Frank Yih): 葉守瑤幼子,半導體行業先驅,曾任職快捷半導體,創立國峰電子等公司。
  • 葉守珍 (James Yih): 葉守瑤兄弟,電子業企業家,曾創立Microma和Hytek Microsystems。


  • 蕭蘇: 香港知名珠寶商,蕭麗霞之父。
  • 郭琳廣: 香港律師,與葉禮德合創郭葉律師樓。
  • Bob Noyce: 英特爾創辦人之一,與葉守璋曾為同事。
  • Charlie Sporck: 國家半導體CEO,與葉守璋曾為同事。
  • 邵炎忠: 香港商人,與葉守璋合作創立美科電子。


  • 葉氏家族: 葉守瑤、葉禮德、葉禮邦、葉守璋、葉守珍為一家人。
  • 葉守瑤與蕭氏家族: 葉守瑤與蕭麗霞結婚,與蕭蘇為親家。
  • 葉禮德與郭琳廣: 合夥創立郭葉律師樓。
  • 葉守璋與半導體業: 與Bob Noyce、Charlie Sporck等半導體業巨頭有合作關係。


  • 葉守瑤: 化學家、企業家,創立德邦有限公司。
  • 葉禮德: 律師,曾任香港律師會會長。
  • 葉禮邦: 眼科醫生。
  • 葉守璋: 半導體行業先驅,創立多家半導體公司。
  • 葉守珍: 電子業企業家,創立多家電子公司。
  • 蕭蘇: 珠寶商。
  • 郭琳廣: 律師。
  • Bob Noyce: 英特爾創辦人之一。
  • Charlie Sporck: 國家半導體CEO。
  • 邵炎忠: 商人。

葉氏家族事業發展

  • 德邦有限公司: 葉守瑤創立,從事化工原料進出口及經營危險品倉庫。
  • 半導體產業: 葉守璋、葉守珍等家族成員在半導體產業有傑出貢獻,為亞洲半導體產業的發展做出重要貢獻。
  • 其他產業: 葉氏家族在其他領域也有投資,如藝術品收藏等。

鄭持章 玩具城



  • 鄭持章: 玩具城創辦人,曾任香港潮安同鄉會會長。
  • 鄭躬洪 (Simon Cheng): 鄭持章的兒子,玩具城成員,二哥。
    • 妻子:孫蘭鶯,前「Game模」。
    • 投資房產,曾以億元買灣仔三湘大廈34樓全層開私人舞室。
  • 鄭躬明 (Roland Cheng): 鄭持章的兒子,玩具城成員,三弟。
    • 第二任妻子:陳君宜 (Qinnie),曾經營時裝店Ballet及網店Zeuz。


  • 李家誠: 恆基二少,與鄭躬明妻子陳君宜是好友。
  • 徐子淇: 李家誠妻子,與陳君宜是同期出道的模特兒好姊妹。
  • 徐傳順: 徐子淇父親,曾任鄭躬明夫婦的主婚人。
  • 莊紹綏: 香港商人,購入鄭躬洪山頂種植道73號。
  • 陳偉南: 香港知名人士,與鄭持章為好友。


  • 鄭氏兄弟:鄭躬洪和鄭躬明是親兄弟,共同經營玩具城。
  • 鄭氏家族與李家誠: 鄭躬明與李家誠因妻子是好友而關係密切。
  • 鄭氏家族與徐子淇: 鄭躬明妻子陳君宜與徐子淇是同期模特兒,關係良好。
  • 鄭氏家族與陳偉南: 鄭持章與陳偉南是好友。

各人物職業與主要活動

  • 鄭氏家族: 主要從事玩具製造及銷售,曾是知名炒房客。
  • 李家誠: 恆基集團接班人。
  • 徐子淇: 著名模特兒,現為豪門貴婦。
  • 徐傳順: 商人。
  • 莊紹綏: 商人。
  • 陳偉南: 香港知名人士。

桂四海(Kwai Sze Hoi) 遠航集團(Ocean Line Holdings)

 

  • 桂四海(Kwai Sze Hoi): 「新船王」,遠航集團(Ocean Line Holdings)創辦人,2023年以4.18億港元購入傲璇銀主盤單位。
  • 張惠峰: 桂四海的妻子,持有遠航集團四成股份。
  • 桂冠(Lawrence Kwai): 桂四海的兒子,哈佛畢業。
  • 桂子(Lauria Kwai): 桂四海的女兒,NYU會計碩士及理大航海碩士。
  • 林鄭月娥: 時任香港特首,曾與桂四海夫婦同場出席活動。
  • 董建華: 前香港特首,老牌船王家族出身。
  • 趙式明: 華光第三代。
  • 梁樹榮(Leung Shu Wing,1938-2023) 奇盛集團

     

  • 梁樹榮(Leung Shu Wing,1938-2023): 奇盛集團創辦人,電鍍金王。
  • 潘港生: 梁樹榮的妻子。
  • 梁仲平(Owen): 梁樹榮的長子,曾任冠亞商業主席。
  • 梁妙琼(Marina): 梁樹榮的次女,參與打理奇盛。
  • 李同樂: 品質國際創辦人。
  • 李慧敏(Rose Lee): 前恆生高層。
  • 袁天凡(Francis Yuen): 財金界人士,梁樹榮的知交。
  • 蔡世亮: 曾與袁天凡爭奪海裕。
  • 董慕節: 鐵板神算,曾給袁天凡建議。
  • 楊仁(Eav Yin,1939-2020,又名楊啓仁,越南名Duong Khai Nhon) 冠亞商業

     

  • 楊仁(Eav Yin,1939-2020,又名楊啓仁,越南名Duong Khai Nhon): 冠亞商業創辦人,鐘錶大王。
  • 林金鳳: 楊仁的妻子。
  • 楊如芯(Sean Eav): 楊仁的女兒,曾與趙式芝相好。
  • 趙式芝: 趙世曾的女兒,曾與楊如芯相好。
  • 趙世曾: 香港富商,趙式芝的父親。
  • 楊如意(Louise Duong): 楊仁的長女,曾任冠亞執行董事。
  • 楊明志(Henry Duong): 楊仁的長子,曾任冠亞執行董事。
  • 楊訪梅(Rosanna Eav): 楊仁的女兒,現主持冠亞。
  • 楊峰銘(Jonathan Eav,又名楊明強): 楊仁的次子,室內設計師,現主持冠亞。
  • 劉俊成(CC Liu,1940-2017) 巴拉歌船務 吳少輝 金輝船務

     船王劉俊成及其家族:

    • 劉俊成(CC Liu,1940-2017): 巴拉歌船務創辦人,船王。
    • 戚秀琴: 劉俊成的妻子。
    • 劉海(John Lau): 劉俊成的長子,繼承父業。
    • 劉波(Por Liu): 劉俊成的次子,繼承父業。

    船王吳少輝及其家族:

    • 吳少輝: 金輝船務創辦人,船王。
    • 吳興波: 吳少輝的父親,曾任遠洋輪船水手長。
    • 吳其鴻(Frankie Ng): 吳少輝的大哥,海員。
    • 吳錦華(Thomas Ng): 吳少輝的弟弟,與吳少輝共同創立金輝船務。
    • 吳王依雯(Gloria): 吳少輝的妻子,曾任亞視及商台高層,現身兼多個公職。
    • 包玉剛: 另一位船王,吳少輝曾提及他的第二艘船與包玉剛的第一艘船同名。

    湯國華(1910-2004) 皇后化妝品廠 皇后洋行

     

  • 湯國華(1910-2004): 皇后化妝品廠及皇后洋行創辦人。
  • 鄧淑芳: 湯國華的妻子。
  • 湯偉奇(1939-2022): 湯國華的長子,曾任道聯及圓玄主席和全國政協。
  • 湯偉立(Philip): 湯國華的次子,自立齊達工業及在家鄉開單車廠。
  • 湯偉俠: 湯國華的三子,醉心道學研究。
  • 湯盈盈: 湯國華的侄女,無線藝員。
  • 錢嘉樂: 湯盈盈的丈夫。
  • 湯格致(George Tong): 湯偉奇的兒子,以收藏紅酒及名表出名。
  • 湯誠正(John): 湯偉奇的兒子,曾任香港玩具協會主席。
  • 湯修齊(Henry): 湯偉奇的兒子,曾任博愛主席,現任圓玄及新界總商會副主席。
  • 湯敏儀(Millie Tong Lau): 湯偉奇的女兒,「母親的抉擇」董事,劉熾平的妻子。
  • 劉熾平(Martin Lau): 騰訊高層,湯敏儀的丈夫。
  • 林詩棋: 恆生第三代。
  • 馮詠儀: 利豐第四代,林詩棋的妻子。
  • 趙聿修家族: 與湯家共同創辦及領導道教聯合會及圓玄學院。
  • 董慕節 鐵板神算 原名沈均輝。


    • 董慕節: 鐵板神算,人稱「董半仙」,原名沈均輝。
    • 邵康節(邵雍): 宋代發明鐵板神數之人,董慕節仰慕的對象。
    • 戴笠: 據說曾受董慕節指點。
    • 蔣介石: 據說曾受董慕節指點。
    • 周恩來: 據說曾受董慕節指點。
    • 楊志雲: 景福及美麗華創辦人,據說曾受董慕節批命。
    • 黃玉郎: 漫畫家,董慕節的客戶。
    • 馬榮成: 漫畫家,董慕節的客戶。
    • 梁柏濤(Pato Leung): 曾任溫拿經理人,後轉行做醫生,董慕節的客戶。
    • Olivia Newton-John: 歌手,曾與梁柏濤合作。
    • 朱昌言: 富商,收藏家,海濱貨倉創辦人,與董慕節等人合力捐贈竹簡予上海博物館。
    • 葉仲午: 玩具業商人,與董慕節等人合力捐贈竹簡予上海博物館。
    • 陸宗霖: 玩具業商人,與董慕節等人合力捐贈竹簡予上海博物館。
    • 顧小坤: 玩具業商人,與董慕節等人合力捐贈竹簡予上海博物館。
    • 張存華(Emil Cheung): 董慕節的外孫,體育評述員及主持。

    王寬誠(KC Wong,1907-86) 大元置業

     大強貨倉及王寬誠:

    • 王寬誠(KC Wong,1907-86): 「紅色資本家」,大元置業創辦人,曾收購大強貨倉。
    • 王克誠: 王寬誠的三哥,主持大發食品。
    • 王明遠: 王寬誠的養子,出售大元上市殼。
    • 鄭棟林: 李大壯的外公,與王寬誠共同成立中藝國貨。
    • 李大壯: 鄭棟林的外孫。

    葉仲午(David Yeh,1929-2022) 環球玩具 友利玩具

     

  • 葉仲午(David Yeh,1929-2022): 玩具業風雲人物,環球玩具和友利玩具創辦人之一。
  • 蘇鳳: 葉仲午的首任妻子,女星。
  • 葉向禮(David Yeh Jr): 葉仲午的長子,曾協助父親處理生意,後改行做life coach。
  • 葉純泉(Clement Yeh): 銀行家,葉仲午的父親。
  • 顧小坤(Robert Ku,1929-2023): 玩具業風雲人物,環球玩具和友利玩具創辦人之一,畫家顧坤伯之子。
  • 顧坤伯: 知名山水畫家,顧小坤的父親。
  • 顧曾輝(Jeffrey Ku): 顧小坤的兒子,溫哥華培正同學會副會長,牧師。
  • 陸宗霖(Luk Chung Lam,1936-2002): 玩具業風雲人物,曾任職開達,後加入友利玩具,再創立澳門國際玩具及港陸國際。
  • 陸地(Lewis Luk): 陸宗霖的兒子,留英律師,曾任港陸副主席及廣東政協常委,詠春高手。
  • 蔡克剛(Herbert Tsoi): 陸宗霖的女婿,曾任香港律師會會長。
  • 高月明: 玩具廠商,冠田創辦人,曾與陸宗霖等人合併組成港陸國際。
  • 譚裕民: 玩具廠商,皇冠創辦人,曾與陸宗霖等人合併組成港陸國際。
  • 朱昌言(Chu Chong Yee,1917-2014): 貨倉商人,收藏家,海濱貨倉創辦人。
  • 徐文楚: 朱昌言的妻子。
  • 朱一冠、朱一統、朱一定: 朱昌言的兒子。
  • 朱一心: 朱昌言的女兒,丈夫為邊耀南。
  • 邊耀南: 朱一心的丈夫,方方幼稚園邊太老公堂弟。
  • 王世濤: 朱昌言的世交,王世榮的弟弟,查濟民的女婿。
  • 王世榮: 王世濤的哥哥,查濟民的女婿。
  • 查濟民: 王世濤和王世榮的岳父。
  • 汪慶正(1931-2005): 上海博物館副館長。
  • 馬承源: 上海博物館館長。
  • 董慕節: 風水大師,與朱昌言等人合力捐贈竹簡予上海博物館。
  • 蔡伯勵(1922-2018) 風水大師


    • 蔡伯勵(1922-2018): 風水大師,人稱「通勝王」,蔡真步堂第三代傳人。
    • 蔡最白: 蔡伯勵的祖父,1891年在廣州創立真步堂擇日館。
    • 蔡廉仿: 蔡伯勵的父親,繼承祖業。
    • 蔡興華: 蔡伯勵的女兒,蔡真步堂第四代掌舵人。
    • 蔡爾椿、蔡爾德、蔡爾威、蔡菁華: 蔡伯勵的子女,共同管理堪輿事務。
    • 蔡爾明: 蔡伯勵的長子,全權負責順龍仁澤基金會。
    • 霍英東: 香港富豪,其墓穴由蔡伯勵擇地。
    • 林百欣: 香港富豪,其墓穴由蔡伯勵經手。
    • 莊月明: 李嘉誠的妻子,其墓穴由蔡伯勵經手。
    • 李嘉誠: 香港富豪,曾請蔡伯勵提供風水意見。
    • 梁潔華: 恒生銶伯千金,支持蔡伯勵成立基金會。
    • 陳鴻道: 加多寶老闆,支持蔡伯勵成立基金會。
    • 梁振英: 時任香港特首,曾向蔡伯勵頒授金紫荊勳章。

    盧吉道25號及26號AB大宅

     山頂盧吉道25號及26號AB大宅

    現任及近期業主:

    • 詹榮光: 玩具商人,榮瀚實業(Weina Manufactory)創辦人,該公司主要生產幼兒硬膠玩具,供應Chicco及Babyculture等品牌。
    • 詹宇翰(Harris Tsim): 詹榮光的次子,英國帝國學院土木工程碩士畢業,2006年起任榮瀚CEO。
    • 詹詩瀚(Stephen Tsim): 詹榮光的長子,從事設計,曾任紀翰集團(Quaypoint,現上城集團)執行董事。
    • 陳偉棠(「地主陳」): 低調投資者,曾在1997年買入山頂多個物業及炒賣陽明山莊單位,為詹榮光的前一手業主。
    • 劉少端: 陳偉棠的妻子,曾任已結業的美國大成衣公司Leslie Fay亞洲高層,近年經營生技公司漢邦環宇。

    早期業主及相關人物:

    • John Carrington爵士(1847-1913): 1898-1902年任香港首席大法官,曾擁有盧吉道大宅的北座。
    • Godfrey C.C. Master: 1895年創辦孖士打律師樓(Johnson Stokes & Master),曾擁有盧吉道大宅的南座。
    • 霍約瑟(Joseph Hoare,1851-1906): 時任聖公會主教及聖保羅書院校長,1899年買入該宅並改名為Bishop's Lodge。
    • 何東: 香港富商,1917年以20830元買入該宅,後與政府換地並在1950年重建。

    周湛燊(Chamson Chau,1932-2023)

     

  • 周湛燊(Chamson Chau,1932-2023):

    • 前屋宇地政署署長、香港童軍總監(1985-1996)、城市規劃專家、港大建築系畢業。
    • 周埈年爵士的次子。
    • 退休後開設顧問公司,並兼任多家建築公司及中信泰富的非執行董事。
    • 曾任馬會副主席。
    • 妻子是莫應基的四女莫慧霞。
  • 莫慧霞: 周湛燊的妻子,莫應基的四女。

  • 周埈年爵士(Sir Tsun Nin Chau,1893-1971):

    • 周湛燊的父親。
    • 華人代表。
    • 祖屋位於羅便臣道一號。
  • 周永泰: 周湛燊的太公。

  • 周少歧: 周湛燊的祖父。

  • 蘇氏: 周埈年爵士的元配,在1925年颱風中喪生。

  • 周頌球: 周埈年爵士與元配蘇氏未出世的兒子,在1925年颱風中一同喪生。

  • 梁彥玲(Elaine Leung,1911-1984): 周埈年爵士的繼室,周湛燊的母親。

  • 周湛霖(William): 周埈年爵士的長子,周湛燊的兄長,英年早逝。

  • 周湛樵(Peter Chau): 周埈年爵士的三子,曾任輔警總監,接手家族生意。

  • 周湛煌(Patrick Chau): 周埈年爵士的四子,經營上市鐘錶公司宜進利,後因金融海嘯爆煲。

  • 周雲兒: 周埈年爵士的女兒。

  • 周麗霞: 周埈年爵士的妹妹。

  • 周嘉豪(Bernard Chau): 周湛樵的兒子,因生意周轉不靈而犯法。

  • 周嘉弘(Calvin Chau): 周湛燊的兒子,曾和弟弟在愛爾蘭開設電子廠,現任香港中小企商會主席。

  • 周嘉碩: 周湛燊的兒子,曾和哥哥在愛爾蘭開設電子廠。

  • 莫應基: 莫慧霞的父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