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g Tao Daily | 2008-05-08
A14| 港聞
楊仔父母質疑威院病歷板造假
~~~~~~~~~~~~~~~~~~~~~~~~~~~~~~~~~~~~~~~~~~~~~~~~~~~~~~~~~~
在今年流感高峰期間入院一天即猝死的兩歲小童柯浩楊(楊仔),其父母從法醫官得悉威爾斯親王醫院的病歷板記錄與事實不符,醫生在病歷板上寫楊仔住院期間曾進食、醫護人員有密切觀察其病情;但兩人指兒子入院後有脫水問題,又因嘔吐無法進食,當時醫生曾拒為兒子吊鹽水,批評醫護人員態度輕率,質疑病歷板資料有造假之嫌。兩人昨決定申請法律援助控告醫管局及醫院有人為疏忽。
愛兒脫水曾被拒吊鹽水
楊仔家人昨向傳媒表示,將控訴醫管局及威爾期親王醫院醫療失誤。其母張豐如說:「當初因對醫院和醫生有信心,才將兒子交給他們,卻想不到兒子因此那麼快就走了。」父親柯明東又指,楊仔在二月二十五日入院後,因不能進食及喝水,又有脫水現象,在再三要求後,醫護人員才在四小時後為其子吊鹽水,楊仔後曾嘔過深啡色物,其母曾要求化驗又遭拒絕。
他批評醫護人員一直沒為楊仔量度血壓或心跳,對楊仔病情漠不關心,楊仔病危後才急着要抽血及取大便化驗,至二月廿六日當日下午三時,楊仔病情惡化,一小時後病逝。楊仔父母指,事後見法醫官時得知醫生在病歷板上,竟寫上楊仔住院期間曾進食、醫護人員有密切觀察其病情;但兩人當時與楊仔寸步不離,紀錄情況與他們所見完全不同,質疑病歷板資料有造假之嫌。
向醫委會投訴私家醫生
他們已就事件分別去信威院、醫管局公眾投訴委員會投訴。威院及醫管局昨回覆本報表示已回覆投訴人,並指只有威院會繼續與家屬保持聯繫及溝通和提供協助,有關個案已交由死因庭跟進調查。另外,柯氏夫婦又表示會向醫委會投訴楊仔入院前求診的私家醫生,將當時發高燒至四十一度的楊仔,只以普通感冒處理,質疑診斷錯誤。記者楊玉珠
2011年2月14日 星期一
被指醫療失誤錯失康復良機威院疑疏忽致病人昏迷
Sing Tao Daily | 2008-07-31
A14| 港聞
被指醫療失誤錯失康復良機威院疑疏忽致病人昏迷
~~~~~~~~~~~~~~~~~~~~~~~~~~~~~~~~~~~~~~~~~~~~~~~~~~~~~~~~~~
中年冷氣技工三年前於威爾斯親王醫院接受心臟手術時,疑因醫療疏忽,無法診斷出其心室壁有孔,未能及時進行治療,他一直昏迷,並有慢性腦缺血危機。男病人日前由妻子代為入稟法院,指控有關醫護人員疏忽造成意外,要求賠償。有心臟科醫生指心包膜穿刺術,是危險性很高的手術,須由至少有十年或以上經驗豐富的心臟科醫生操刀。
記者:朱棨新楊玉珠
心臟病人疑因醫療失誤一直昏迷,控告醫管局。原訴人李永康由妻子陳秀娟代表入稟高等法院,要求醫管局為疏忽承擔責任及追討賠償。
妻代夫入稟索償
據入稟狀透露,李於○五年八月四至六日,於威爾斯親王醫院(見圖)接受治療,但院方治療時出現多方面的失誤。首先,院方為李進行無綫射頻熱療法和電學診斷檢查時,未有採取合適和安全措施,同時也沒有依足正常程序,為李施行心包穿刺術。此外,院方未能診斷出李的左心室壁有孔和出現心包膜積水。
原訴指由於院方未能及時聯絡心臟科專家為李作出修補性治療,使原訴人錯失康復良機,甚至有慢性腦缺血危險。
據了解,現年四十二、三歲的原訴人意外前是冷氣技工,三年前因心律不正,到威院進行手術,手術後李看似一切如常,可以和家人談話和用膳。然而同日突然出現血塊,並大量出血,心臟一度停頓,醫院方面立刻為李進行第二次手術,包括立刻輸血,雖救回一命,卻昏迷至今,目前仍在威院留醫。
心臟病專科醫生黃品立表示,做心包膜手術主要是因心包膜有積水,而心律不正亦是病徵之一,病因是因包着心臟薄膜與心臟之間有積水,因壓着心臟,會影響心臟功能,致心力衰竭。黃醫生又指由於薄膜與心臟相貼,「就好像我們的皮膚一樣,與肉緊緊黏着」,所以手術時須用一根鋼針刺在適當位置,「如太入就會刺到心臟,導致流血,而位置不準確亦有可能刺到其他器官如肝、肺、腎等,所以醫生的經驗非常重要。」這種手術風險達一成,如在沒有豐富經驗心臟科醫生的醫院,或非教學醫院,則風險會更高。高院人身傷亡五三七──二○○八。
A14| 港聞
被指醫療失誤錯失康復良機威院疑疏忽致病人昏迷
~~~~~~~~~~~~~~~~~~~~~~~~~~~~~~~~~~~~~~~~~~~~~~~~~~~~~~~~~~
中年冷氣技工三年前於威爾斯親王醫院接受心臟手術時,疑因醫療疏忽,無法診斷出其心室壁有孔,未能及時進行治療,他一直昏迷,並有慢性腦缺血危機。男病人日前由妻子代為入稟法院,指控有關醫護人員疏忽造成意外,要求賠償。有心臟科醫生指心包膜穿刺術,是危險性很高的手術,須由至少有十年或以上經驗豐富的心臟科醫生操刀。
記者:朱棨新楊玉珠
心臟病人疑因醫療失誤一直昏迷,控告醫管局。原訴人李永康由妻子陳秀娟代表入稟高等法院,要求醫管局為疏忽承擔責任及追討賠償。
妻代夫入稟索償
據入稟狀透露,李於○五年八月四至六日,於威爾斯親王醫院(見圖)接受治療,但院方治療時出現多方面的失誤。首先,院方為李進行無綫射頻熱療法和電學診斷檢查時,未有採取合適和安全措施,同時也沒有依足正常程序,為李施行心包穿刺術。此外,院方未能診斷出李的左心室壁有孔和出現心包膜積水。
原訴指由於院方未能及時聯絡心臟科專家為李作出修補性治療,使原訴人錯失康復良機,甚至有慢性腦缺血危險。
據了解,現年四十二、三歲的原訴人意外前是冷氣技工,三年前因心律不正,到威院進行手術,手術後李看似一切如常,可以和家人談話和用膳。然而同日突然出現血塊,並大量出血,心臟一度停頓,醫院方面立刻為李進行第二次手術,包括立刻輸血,雖救回一命,卻昏迷至今,目前仍在威院留醫。
心臟病專科醫生黃品立表示,做心包膜手術主要是因心包膜有積水,而心律不正亦是病徵之一,病因是因包着心臟薄膜與心臟之間有積水,因壓着心臟,會影響心臟功能,致心力衰竭。黃醫生又指由於薄膜與心臟相貼,「就好像我們的皮膚一樣,與肉緊緊黏着」,所以手術時須用一根鋼針刺在適當位置,「如太入就會刺到心臟,導致流血,而位置不準確亦有可能刺到其他器官如肝、肺、腎等,所以醫生的經驗非常重要。」這種手術風險達一成,如在沒有豐富經驗心臟科醫生的醫院,或非教學醫院,則風險會更高。高院人身傷亡五三七──二○○八。
訂閱:
意見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