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衣主教的殞落:羅爾樞機與波士頓醜聞
紅衣主教伯納德·法蘭西斯·羅爾(Bernard Francis Law,1931–2017年)在1984年至2002年間擔任波士頓總主教。他最初是美國天主教高層中極具影響力的人物,以其在民權和普世教會合一運動方面的成就聞名,但他的聲譽卻因其教區內的天主教會性侵害醜聞而徹底毀滅。
《波士頓環球報》的曝光
羅爾樞機權威的崩潰始於2002年1月**《波士頓環球報》「聚焦」(Spotlight)調查小組的報導。該小組的深入報導揭露,羅爾和其他波士頓教區官員系統性地忽視或隱瞞**了數十位神父犯下的廣泛兒童性侵害案件,其中最惡名昭彰的是被控猥褻超過130名兒童的約翰·吉奧根神父(Father John Geoghan)。
羅爾的總教區並沒有向民事當局報告這些罪行,而是慣常地在完全知情的情況下,將犯罪的神父從一個教區調到另一個教區,從而使性侵害得以持續。法院命令公開的教區文件證明了羅爾對掩蓋行為的知情與參與。《環球報》的曝光(該報導獲得了普立茲獎,後來成為電影《驚爆焦點》的藍本)使羅爾成為全球神職人員性侵害危機的公開代表人物。面對巨大的公眾憤怒以及來自神父和教友要求其辭職的呼聲,羅爾於2002年12月辭職。
在梵蒂岡的後期生涯
在羅爾從波士頓蒙羞辭職僅僅兩年後,梵蒂岡就充滿爭議地在羅馬為他任命了一個新職位。2004年,教宗若望保祿二世任命他為羅馬聖母大殿(Basilica di Santa Maria Maggiore)的首席司鐸,這是羅馬四大特級宗座聖殿之一。
這一任命被受害者倡導者和批評者普遍認為是教會優先保護其高級領導人,而不是承認性侵醜聞嚴重性的一個跡象。羅爾在羅馬享受了平靜的退休生活,並保留了其活躍樞機的身份,這使他得以參加選舉教宗本篤十六世的2005年教宗選舉。他在2011年達到80歲的強制退休年齡後辭去了聖母大殿的職務,並於2017年在羅馬逝世。他在梵蒂岡的後期生涯對倖存者來說仍然是深切痛苦和憤怒的來源,他們認為教會從未真正追究他在波士頓行為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