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利脆弱性陷阱:為何缺乏「利害關係」危及國家韌性
英國目前的福利制度設計,即失業和殘障福利金可能顯著高於領取最低工資者的稅後收入,若以納西姆·尼可拉斯·塔雷伯(Nassim Nicholas Taleb)的「反脆弱」(antifragility)和「利害關係」(skin in the game)概念來看,這是一個明顯不可持續且不公平的案例。若不加以解決,這個體系恐將導致經濟脆弱和社會不公。
不可持續與不公平:塔雷伯的觀點
缺乏「利害關係」:塔雷伯的「利害關係」原則認為,那些制定決策或從體系中受益的人,也應該承擔其行為的後果。在此背景下:
對於受益人:當個人從福利中獲得的收入多於從事最低工資工作時,參與生產性勞動的「利害關係」便減弱甚至逆轉了。這不僅缺乏經濟誘因,在某些情況下甚至會產生反誘因,導致人們不願參與勞動力市場。這造成了道德風險,將不工作的成本轉嫁給納稅人,形成一種依賴循環。
對於決策者:如果擴大福利規定的政治決策,未能直接與決策者自身的財政後果掛鉤,則會導致「利害關係」的缺乏,從而可能引發不負責任的公共支出。「福利依賴定時炸彈」的長期警示,以及預算責任辦公室(OBR)的警告,都突顯了政策決策與其最終財政負擔之間的脫節。
脆弱性與反脆弱性:一個反脆弱的體系不僅能承受衝擊,還能從中受益並變得更強大。相反,一個脆弱的體系則會受到波動和壓力的傷害。目前的福利體系顯示出顯著的脆弱性:
經濟脆弱性:透過降低工作意願並增加對國家福利的依賴(由殘障福利申請激增,特別是精神健康問題的申請所證明),該體系使整體經濟更為脆弱。它減少了生產力勞動力,增加了公共債務(預計到2030年將達到1,000億英鎊),並轉移了原本可用於創造財富的資源。一個反脆弱的經濟體將自然地鼓勵適應、自力更生和生產性參與,從競爭和需求的「壓力」中蓬勃發展。
社會脆弱性:當相當一部分人口發現依賴福利比工作更有利時,它會侵蝕社會契約,並在承擔稅負的勞動公民中產生不公平感。這可能導致社會分裂,削弱社區韌性,而不是建立一個從挑戰中受益的社會。
個人脆弱性:儘管出於善意,但對於輕度焦慮、抑鬱或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等疾病提供廣泛福利的體系,若不強烈強調積極康復或重返工作,可能會無意中造成個人脆弱性。它可能會消除個人發展韌性和應對機制的動力,使其更依賴外部支持,而非賦予他們克服挑戰和茁壯成長的能力。
不可持續性:殘障福利申請量的每月激增(疫情以來從1.3萬件增至3.4萬件)、焦慮和抑鬱症申請量在五年內增加了三倍,以及預計到2030年健康和殘障福利支出將達到1,000億英鎊(相當於900萬名工人的所得稅總額),這些都明確表明了該體系在財政上的不可持續性。這種趨勢給當前和未來的納稅人帶來了無法承受且不公平的負擔。
不公平性:對於那些付出勞動並繳納稅款的人來說,其收入少於那些完全依賴國家福利的人,這從根本上是不公平的。這種差距損害了工作的價值,產生了不滿,並扭曲了經濟的激勵結構。
恢復反脆弱性和「利害關係」的緊急解決方案
為了解決這個「福利依賴定時炸彈」並傳達明確訊息,必須立即進行改革以重新引入「利害關係」並培養反脆弱性:
重新評估輕度病症的福利資格:正如報告所建議,取消針對輕度焦慮、抑鬱或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的福利補助,目標是每年節省74億英鎊。這為這些個人引入了必要的「利害關係」,促使他們尋求積極康復和重新參與,而非被動依賴。
再投資於積極主動的精神健康服務:關鍵是將大部分節省下來的資金(例如建議的10億英鎊)重新投資於前線國民保健服務(NHS)的精神健康服務,包括對話療法和社區支持項目。這將重心從被動的經濟援助轉向積極的支持,以建立個人韌性和能力,從而培養反脆弱性。
改革工作激勵機制:確保即使是最低工資的工作,其淨收入也始終高於僅依賴福利。這重新確立了就業的根本「利害關係」,並使工作在經濟上更具吸引力。
加強就業支持:實施健全的計劃,積極幫助福利受益人重返工作崗位,提供培訓、就業安置協助和指導。這賦予個人透過獲得技能和獨立性來變得反脆弱。
政策制定者的問責制:引入機制,將有關福利支出的政治決策更直接地與財政責任掛鉤,鼓勵政治家透過透明的預算編制和長期經濟規劃來擁有「利害關係」。
向公民和政治家傳達正確訊息
圍繞這些改革的訊息傳達對於確保公眾理解和政治意願至關重要:
對公民:強調這些改革並非旨在削減支持,而是為了增強國家實力,建設一個更公平、更有韌性的社會。要強調目標是賦予個人獨立自主的能力,保護工作的價值,並確保所有公共服務的長期可持續性。將其框定為確保所有人繁榮未來的必要調整,以確保為辛勤工作和貢獻的人提供公平。
對政治家:強調解決「福利依賴定時炸彈」的財政必要性與國家安全層面。指出這些改革是避免未來經濟危機、加強英國財政穩定(正如預算責任辦公室OBR所警告)以及確保代際公平的積極步驟。應將其框定為展現強大、負責任領導力的機會,將國家的長期健康置於短期政治權宜之上。訊息應該是:「糾正這一問題是國家最佳選擇,為子孫後代建立更穩固、更公平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