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雇主那沒完沒了的購物清單
你知道,我前幾天看了一份這種招聘啟事。我不是說想找好員工有什麼不對,但這些人到底在要求什麼?他們簡直是想創造一個新的人種,一半是腦科醫生,一半是聖人,還有一半是讀心術大師。
他們想要一個「至少3-5年採購經驗,並有令人印象深刻的成就和持續改進的記錄」的人。什麼是「令人印象深刻的記錄」?是說在買迴紋針方面得了金牌嗎?還有「持續改進」?那是不是意味著如果我一開始花50美分買一支筆,到週末我應該花5美分買到,然後最終是他們付錢給我讓我拿走那支筆?這太荒謬了。
然後他們說,「有中國食品/食品原料行業經驗者優先,其中有直接/軟性商品採購經驗者最佳」。所以,你不僅要擅長買東西,你還要擅長在中國買食物,而且不只是任何食物,是「直接/軟性商品」。如果我非常擅長在克利夫蘭買汽車零件怎麼辦?那就算不了什麼嗎?這就像他們想找到一隻獨角獸,而且這隻獨角獸還會說流利的普通話,並且知道大豆的價格。
他們要求「最低學士學位」。這還算合理吧。但接著他們又加了一堆,「出色的人際溝通、關係管理和卓越的影響力與利害關係人管理能力,以便能夠與組織內各層級的人合作」。所以,你必須能討好執行長,迷住清潔工,還能說服會計部門,同時還要玩火把鏈鋸。還有「卓越的影響力」?我們是在招聘談判專家還是催眠師?
「注重結果,服務交付思維模式和務實的方法。」還有「變革者——因帶來改變而充滿活力,並能從容應對不確定性。」所以,你既要是一個積極進取的人,又必須是一個即使不知道下一步會發生什麼也完全泰然自若的禪宗大師。這怎麼可能?我認識的大多數「注重結果」的人都喜歡一條清晰的道路,而不是一片迷霧。
我最喜歡的是:「商業敏銳度,並自然關注投資回報率、專案和預算管理與控制。」後面接著是:「政治敏銳、自信、堅韌和強大——並具有積極挑戰的實證能力。」所以,你既要是一個精明的商人,懂得金錢,又要是一個籠鬥士,能夠「積極挑戰」。什麼是「積極挑戰」?是不是像這樣:「先生,恕我直言,您的想法很糟糕,我現在要確保它永遠不會實現,但會用一種非常友好的方式」?聽起來他們想要一個能夠在瓷器店裡橫衝直撞,但又能把所有碎片都收拾乾淨,不留一片狼藉的人。
「強大的人才管理能力——有管理和領導高績效團隊的實證經驗。」所以,除了這些,你還必須是一個優秀的老闆。你應該要負責採購、改變世界、討好所有人,現在你還成了人力資源專家?
這簡直是一張荒謬的清單。他們試圖把所有優點加起來,就像一個簡單的算術問題:「如果我們把『自信』和『不確定性』,以及『中國』和『投資回報率』結合起來,我們就能得到完美的員工!」生意,真正的生意,不是把願望清單加起來。它關乎人,關乎妥協,有時,也只是單純地將就著過。這是一個複雜的系統,不是什麼數學方程式,你可以把所有的美德加起來就能得到一個超級英雄。祝你好運找到那個人。他們大概會忙著管理自己的國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