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7日 星期一

傳奇背後的真實:揭開中國歷史女性的真實面紗

 傳奇背後的真實:揭開中國歷史女性的真實面紗


歷史研究往往是一場穿越精心策劃敘事的旅程,其中權勢人物的故事被奉為圭臬,而被邊緣化的人物則被扭曲或遺忘。循著《Legenda:塑造歐洲神話背後的真實女性》一書的精神,我們將目光投向中國歷史。在這片土地上,無數傑出的女性同樣被神化、妖魔化或推向邊緣,以服務於政治和意識形態的目的。

解構歷史迷思:「妖妃」的套路

一個引人注目的相似之處在於,中國歷史是如何將那些被視為對父權構成威脅的女性故事「武器化」,通常將她們塑造成導致朝代覆滅的「妖妃」。例如商紂王的妃子妲己和周幽王的寵妾褒姒,她們因傳聞中的紅顏禍水和邪惡影響力而「聲名狼藉」,據稱她們的魅力和惡行導致了各自帝國的滅亡。

然而,歷史考證揭示了一個模式:她們的故事經常被後來的歷史學家(通常是繼任王朝的男性)添油加醋、大肆渲染,甚至可能是憑空捏造,目的在於為政權更迭提供正當理由。透過責怪一位單一、具有操縱性的女性,新的統治者便能輕而易舉地轉移人們對導致王朝崩潰的深層次、系統性政治腐敗、治理不善和內部權力鬥爭的關注。「妖妃」的套路是一種強大的政治工具,旨在透過將失敗歸咎於女性的誘惑,來維護男性的能力和正當性。

重新審視民族認同的建構:以武則天為例

另一個歷史敘事被操縱的典型例子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則天。與那些僅僅是嬪妃的女性不同,武則天積極奪取並掌握了最高權力。她的統治以顯著的政治穩定和疆域擴張為標誌,但歷史記載(主要由強烈反對女性統治的儒家學者所撰寫)卻常常充滿譴責,側重於她的殘酷和所謂的道德敗壞。

她的故事成為定義民族認同的戰場。數百年來,她被描繪成一個異數,一個暴虐的篡位者,她的存在本身就違反了自然秩序。這種敘事有助於鞏固傳統的、男性主導的社會政治結構。直到近代,歷史學家才開始重新評估她,承認她的政治智慧、行政改革以及她所處時代的文化活力,將真實的歷史人物從為維持意識形態一致性而建構的妖魔化神話中分離出來。

挑戰傳統敘事,承認被忽視的女性

除了皇后和嬪妃之外,無數其他中國女性的行動、韌性和創造力深刻影響了她們的社區和更廣泛的歷史潮流,但她們的故事卻被忽視或被歸入邊緣。從晚清和民國時期為政治和社會變革而奮鬥的革命女性,到她們的勞動和智慧貢獻維繫家庭並塑造了文化生活的女性——她們的故事,就像歐洲背景下的那些故事一樣,必須被有意識地重新找回。傳統歷史記錄的局限性,往往只關注以男性為中心的權力譜系,有效地使她們保持了沉默。

結論:對歷史誠實性的呼籲

正如歐洲人物的傳奇被政治和民族主義議程所利用一樣,中國歷史上的女性也被塑造和扭曲,以服務於其時代的主流意識形態。像妲己這類人物的神化,武則天的妖魔化,以及對普通女性的普遍抹殺,展現了一個強大的共性:歷史不僅僅是對過去的記錄,更是一種在當下建構起來,旨在控制未來的敘事。 我們的責任是挑戰既定、往往帶有偏見的敘事,並尋求那些複雜、充滿缺陷、卻又真實的,作為歷史的締造者而非僅僅是受害者的女性。透過這樣做,我們才能對我們的過去以及持續塑造我們世界的持久權力動態,獲得更真實的理解。